封建時代,以孝為天。
朱高燧能夠想到天下的災情,並且不願意給剛剛登基的他增加更大的麻煩,偷偷摸摸地去威脅那些國王給錢,還不願意公開,如果不是柳滸,說不定這錢會直接到了戶部……
“那時候,俺想發現,也許會在幾年之後,也許會在十數年之後。”朱棣的臉龐上,漸漸地便起了一層柔軟。
高燧,真是一個好孩子!
越想越覺得是這麼回事的他,心情一下子就開朗了起來。
不過,等他想起朱高熾和朱高煦這倆兒子的時候,瞬間就不開心了。
後宮裏,朱棣好容易休息半個時辰,正跟徐皇後在一起散步。
他跟老子有點相似,對第一個皇後感情極為深厚,隻要有時間,或者就算沒有時間,他也會擠出來一點時間陪陪對方。
同樣的,徐皇後對他也很是了解,絕對算是一個賢內助。
此時的她,就看出了朱棣臉上的糾結,走到荷花池麵前的時候,她伺候著朱棣坐好,才關心地問道:“國家政事,令陛下煩心了吧?或許,陛下可以趁著此時早些立下太子,令他幫陛下你分擔一些。”
“不是……”
朱棣搖搖頭,伸出手摸在徐皇後地腦袋上,輕輕地揉著道:“朕眼下犯愁的是另外一件事。”
“可跟國朝有關?若是有關,妻就不聽了。”徐皇後說完,又關心地道:“若非是國朝大事,陛下可與妻說說。”(注1、2)
“並非國朝大事,乃是家事。”朱棣搖了搖頭,望向懂事的徐皇後,笑著道:“皇後啊,之前你說高燧不能繼承大業,但他軍事能力不凡,且僅僅依靠數千人便將整個倭國拿下了,甚至讓倭國從此成為大明的版圖。
他,真的有那麼不堪嗎?”
這句話,倒是讓徐皇後有些呆了。
眼下消息還沒有傳播開來,雖然說在奉天殿上已經鬧的那麼大聲了,可是別忘了,那些太監們都是之前一直跟隨朱棣的,他們現在可不敢隨便泄露信息,都在想辦法獲得更大的信任。
之後會不會消息立刻傳出不知道,但是眼下,奉天殿內的消息,不論是官員還是太監,都絕對不會私自外傳。
除非是關係緊密的人。
徐皇後跟這件事又沒有太大關係,外加太監也不敢說,自然她是不知道的。
她神情一片荒誕,似是不敢相信地道:“陛下方才說,高燧,高燧……”
“高燧跟倭國簽訂了和談書,並且宣布在幾個重要地點駐紮官兵,還讓倭國出銀八十萬兩,往後每年絕不少於這個數字。”
朱棣解釋的同時,歎息著道:“誰能想到,當日之山東,眼下竟成了災民遍地之所,旁人皆不敢言,便是高燧也都不敢說,若非柳滸被逼的急了,怕是也不敢說……”
他把之前奉天殿的事情說了一遍,而後問徐皇後道:“高燧,當真如皇後嘴裏那般不堪嗎?”
攻打倭國,簽訂和談書,每年納貢不少於八十萬兩,養兵三十萬兩,礦山可自行挖掘,據說有數百萬,乃至數千萬兩,還讓倭國俯首稱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