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米黃蘇蔡(1 / 2)

“客官,我們就是聊天罷了。說的是菜名,米黃蘇,是用黃米所製,蒸熟之後再過油,酥脆可口。至於你說的是什麼,我可不知道!”

“什麼?吃的東西?”

“對啊!米黃----酥!還差這位客官一個菜,所以有此一問。怎麼了,不行嗎?”

“嗬嗬,好啊,嘴硬,我倒要嚐嚐你家的米黃酥,給我來一份!”

“好啊,一兩銀子一份,先付賬!”

“這麼貴?老板娘,你這是----故意宰客吧!”

“先告訴你價格,算什麼宰客。怕你吃不起,說我黑店,還要嚐嚐嗎?”柳金環臉色一冷,麵如寒霜,挑起眉毛翻起眼白看著那個人。

“嗬嗬,算你厲害!會賬!”那人扔下一塊碎銀,眼光瞥向王長庚,好似有意惹事一般,嘴裏默默地咀嚼著,不清不楚。

聊到蔡京,絕對不可能略過他的書法。北宋四大書法家,不管如何,都省略不了那個“蔡”。至於是蔡襄還是蔡京,各有說法,但是蔡京本是蔡襄的堂弟,這個名頭還是要算在一家人身上的。

蘇軾豐腴跌宕,黃庭堅縱橫拗崛,米芾俊邁豪放,他們書風自成一格,而蔡京書法從唐人入手,直溯“二王”,筆法姿媚,字勢豪健,痛快沉著,獨具風格。揮灑自然而不放縱,結字筆劃出自天然,起筆落筆左顧右盼前後呼應,分行布白,每字每行,無不經過精心安排,達到了氣韻生動的境地。

字如其人,可見蔡京心思縝密,籌謀已久才會下手做事,老謀深算之後方定行止,也更能體現宋代“尚意”的書法美學情趣。其字嚴而不拘,逸而不外規矩,正書如文武臣工,議於廟堂之上;行書如貴胄公子,意氣風發,光彩射人;大字冠絕古今,鮮有敵手。

宋徽宗所愛,也正是此處。

“王大哥,事情安排的如何了?”眼看著那找事的客人出了酒樓,柳金環才轉過臉。

“一切OK!”

王長庚一邊高興的回答,一邊右手的拇指食指圈成環狀,其餘三指伸直,比劃了一下。瞬時間又收回了手指,拍了拍腦門。

這話說出來,誰能明白呢?在柳金環錯愕之間,馬上改口道:

“安排妥當了,明日可以走!我先去找張教頭商量一下,聽聽他的意思。”

“哦!哦尅?什麼意思啊?”

“這個是家鄉話,嗬嗬,我先去後麵了!”王長庚擺擺手,趕緊進了後院。

酒樓後麵帶著兩層客房,再後麵是個院子,本來隻有柳金環姐弟以及一個年老的仆人居住,這兩日來了張教頭一家,還有王長庚的嫂嫂及老娘,頓時住滿了。

院中,柳辰和王單正在比劃著自己的武藝身手,張教頭手持一根竹竿,一邊敲打著他倆的錯誤架勢,一邊講解拳經要義。張教頭身體差了,可是當年也是禁軍的教習,身上的能耐總比鄉下的村漢、酒樓的夥計強很多。

另一邊,張月香與張月兒各自練著套路,踢腿出拳也是虎虎生風。林夫人手持刺繡,正在房簷下做著女紅,偶爾抬眼看一眼,就好似看到當年林衝在自家院子裏麵練武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