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也想,但是我想你也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吧?”衛亦雲說:“也給我一點時間,我相信你,也相信楚班長!”。
“好啊!”王貴回答到,他自然知道,讓衛亦雲走出來,當然需要時間。
“哎!你們看,路邊在賣什麼東西?好像是烤豆腐!”王貴的愛人指著不遠處一處水潭邊說。
楚留香他們同樣看到了。楚留香說:“有水,我們休息一下?”
王貴點頭同意了,他們大人可以忍受一路上的顛簸,可是車上還有好幾個孩子,正好有水潭,可以讓大家喝口水休息休息。
“老爹,能買幾個豆腐吃嗎?”王貴家的大兒子指著路邊正在烤著的豆腐說。
“老大,肚子餓了?”王貴媳婦問。
“嗯!”老大回答。
“好,那我們就買幾個建水烤豆腐墊墊肚子?”王貴愛人問。
王貴點了點頭,然後對著楚留香說:“吃過沒有?”
“好像沒吃過!記不得了,這是建水烤豆腐?”楚留香問。
“是的!”王貴說。
楚留香走進路邊這小攤,見到這燒豆腐的臭豆腐塊,每個約一寸見方,小巧玲瓏。
建水小豆腐在炭火上慢慢燒熟,一熟就鼓脹起來,疏鬆可口。
燒時刷些油在豆腐表麵,豆腐油黃油黃的,香氣飄到很遠。
王貴見楚留香對建水豆腐非常感興趣,他上前對著楚留香說:“在建水一帶吃燒豆腐最有趣:炭火上鐵屜特大,豆腐多堆在一角,食客圍屜而坐,火上熟一個,揀食一個;豆腐堆上撥入生的燒上,源源不斷。攤主南向坐下,不斷翻動、刷油。”
“嗯?連攤主走哪個方向都有講究?”楚留香問。
“當然了!”王貴回答說。
雲南建水的燒豆腐不大,象棋子大小。炭火燒好,架上鐵箅子,邊烤邊吃。
豆腐經火烤,逐漸膨脹,最後竟然呈圓球狀。咬破脆皮,就見熱氣從無數蜂窩狀小孔中散出,香味撲鼻。
吃燒豆腐的調料有幹料和潮料兩種,幹料為幹焙辣椒和鹽,潮料為腐**。豆腐浸泡入潮料,小孔中吸滿了腐**。一嚼之下,汁液四濺,直如極樂世界。
在建水的街頭巷尾,燒豆腐隨處可見。幾個人坐在小板凳上,圍著一個小火盆,上麵架個鐵箅子,寸方的豆腐在上麵烤焦黃的顏色,每個人用筷子或者直接用手抓起一個,蘸些辣椒麵、鹽、花椒麵、味精配製而成的佐料,吃得好來勁。
再喝幾口小酒更是妙不可言,或者再來上一碗建水當地小吃——涼勺粉(紅薯粉),那味道真是隻能意會不可言傳。
“雲南臭豆腐之所以味美,主要得益於建水製作的豆腐品質優良,當地的豆腐具有雪白如乳、細膩軟嫩的特點。”王貴給楚留香介紹說:
“建水燒豆腐的製作工藝較為複雜,黃豆經過篩選、脫殼、浸泡、磨漿、過濾、煮漿、點漿、成型、劃塊、發酵等十道工序。”
“當然好豆腐和水密不可分的,隻有好水才做得出好豆腐。建水小城做豆腐的人家都是用城外的井水,很多豆腐作坊緊靠著水井邊,城裏的作坊也都雇人天天運水做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