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對魏忠賢閹黨的看法(2 / 2)

一個隻會逃跑的家夥?既然拿下了大明京師,逼死了崇禎朱由檢,自己也稱了皇帝,就要負起責任。可是這個家夥,連北京城守一守,都不做,直接讓給了建虜。自己不守可以說得過去,但連派兵守一守也不做,完全是一個讓人扶不起的阿鬥。

身為繼承大明疆土稱帝的人——李自成,麵對外族的侵略,根本不知道守一守京師的政治意義,不顯示一點抵抗建虜的決心,值得投效嗎?京師如此,老家西安亦是如此。

不能是他喊了幾句“均田免糧”這種空乏的口號,自己就納頭就拜吧。

至於建虜,自己更不可能降於韃子。寧死勿降。

投降?自己骨頭還沒有那麼軟。

說來說去,自己想活著,就隻有一條路,壯大實力,不計一切手段壯大實力,不管麵對誰都有自保之力。

有機遇,逆轉乾坤,再造大明。

周大虎一時間想了很多,按照自己心意做事的想法更堅定。

周大虎緩緩道,“這個我也清楚,這一套對付文臣還行,如今形勢,對付我一個武將粗人,還差得很遠,皇帝也不會答應。”

周大虎這一說,意思,杜應芳已是了然。

他產歎一口氣,道,“東主怎麼看?”

周大虎嗬嗬一笑,隨即臉色一變嚴肅而道,“此乃朝堂鬥爭的把戲而已。”

“魏忠賢一個近六十歲的內侍老貨,無根無勢之人,天啟三年執掌東廠錦衣衛,天啟四年才成首領大太監,一切的權力都是皇帝授予,在大明這種大小相製,左右互製的體製下,魏忠賢這樣的人,沒有皇帝的默許,能做什麼?”

“所謂的閹黨,跟著魏忠賢,還不是看重的是魏忠賢是皇帝的心腹,他是皇帝的代表化身這一點,如果魏忠賢得不到皇帝的信任,所謂的這些朝臣還會跟著一個六十歲的老貨內侍嗎?”

“朝臣為國家辦事,下級聽命於上級,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不能因為魏忠賢是一個閹人,就罵魏忠賢是奸臣,就不服務於朝政而辭官回家。”

周大虎怒氣道,“這不是良臣所為,如果都是這樣的臣子,都不服皇帝任命的重臣,拿皇帝沒辦法,為了自己的聲名,置國事不顧,都回家去,朝廷會變成什麼樣?”

“魏忠賢的權力來自於皇帝,他所犯的錯就是皇帝的錯。”

“閹黨可以清除,但隻能懲處首惡和極少部分人,而結交內侍的罪名是因為皇帝同意的,如果皇帝按照祖製也不會發生閹黨的事。”

“說白了,這些人是看在其身後的皇帝,才有各種配合、做事。當然也有一些諂媚之人是為了官位,無所不用,拍馬溜須,但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

“閹黨除了個別人,皇上的打擊麵太大了。閹黨說白了是看中了魏忠賢所代表的背後的皇權,閹黨也就是帝黨。”

“一朝天子,一朝臣,魏忠賢敢叫九千歲,而自己不知進退,還敢稱呼答應,就是皇帝當時應許,後繼皇帝殺之也是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