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例子,如果張延杭以現在的形態回到404戶的家裏,那下麵三層樓的住戶都將被包裹在他的身體裏。
而且,因為是球體直徑十米的原因,不光他所住的這個單元,他緊挨著的單元樓也同樣會被包裹在他的身體之中,嗯,張延杭很久之前就說過討厭這樣的感覺,所以,並不會常態維持這種十米的直徑,再說了,主要也是不方便啊,畢竟他還是要接客的嘛。
張延杭接下來又開始嚐試是否能突破這個十米的極限,然後努力了一會兒之後發現,在球體狀態下最高隻能達到十米的直徑,無法再向上繼續變大了,但是,如果放棄球體這個形態,那麼,上限將極大的提升。
比如說,張延杭嚐試著把自己變成了一整根的能量觸手,結果,長度輕鬆突破了幾十米,甚至一百米都不是問題。
“難道這個十米,其實是指的體積?”張延杭懷疑這個十米,指的是他在球體狀態下隻能保持直徑十米,但相同體積下,如果變成其他的形態,自然在長度方麵就可以延伸了,而且,球體形態其實變大了之後真的會顯得很臃腫。
但張延杭沒有證據證明技能效果裏的上限其實指的是體積,畢竟站點裏空間並不是很大,他有點伸展不開,所以,就先不進行變大這方麵的嚐試了,反正哪怕十米的直徑也已經很夠用了,畢竟他又不是要繼承光之意誌成為奧特曼去打可憐的小怪獸。
可張延杭又懶得出去,於是,他決定往小的方向發展,畢竟,他的常識在告訴它,如果能測試出下限,那就同理可證上限,兩者在正常情況下不可能運行兩套係統。
張延杭再次發動變形技能,把自己變成了一個直徑十厘米的幼生體狀態,或者說,更像是一個發育不良或者萎靡不振的幼生能量體,畢竟他記得自己剛剛被轉化成能量體的時候可比這個大多了,都有個差不多二十厘米左右的直徑了,雖然二十厘米的直徑也並不算大,可後來隨著權限等級一步步的提升,他已經長到了相對來說比較滿意的一米直徑了。
如果再用現在的一米直徑去對比變形之後的10厘米直徑的話,那可就顯得太小了。
套入球形體積公式的話,可以得知他現在是523立方厘米,這個523立方厘米有多大,很多人,或者說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這樣的一個體積概念,但是,我們可以進一步將其換算為523毫升,也就是,差不多一瓶礦泉水的體積,這樣,就很直觀了。
所以,一瓶礦泉水,大概就是目前他能變化的最低下限了。
張延杭保持在這個最低下限的時候,想要進一步把自己壓縮到易拉罐大小,結果顯而易見,失敗了,因為低於技能效果裏標注的最低下限,但是,雖然不能變小,張延杭卻可以在差不多一瓶礦泉水大小的體積裏任意變化,因此他也試出了自己的變形技能的最低下限,確實就是一個十厘米的球體,除此之外,那怕再縮小一立方厘米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