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以那時候的落後生產力,就算生出來也隻能活活餓死,因此,雖然提升人口確實很重要,但他們在這方麵上隻能說是有心無力,也正因如此,隻靠幾百人的村頭械鬥就能輕易的征服一個國家,比日本的戰國時期還要拉胯。
日本的戰國時期在某些時候也是可以組織幾千人乃至於幾萬人的大戰的,比如說戰國時代最後的大決戰,也就是豐臣秀吉死後爭搶天下統一的老大位置的關原合戰,據說雙方總共出動了十幾萬人,打得相當熱鬧。
但像是湯加王國這邊的戰爭的話,少的隻有幾十人,最多的也就才幾百人,隻有全力以赴才有可能拉出上千人的隊伍,以湯加王國的那點五位數人口來說的話,能拉出上千人的隊伍其實就已經算是窮兵默武的狀態了,加上預備役,基本上等於十抽一,相當大一部分壯年男性會被拉去打仗。
但士兵多的好處就是,在巔峰時期,湯加‘帝國’的疆域麵積高達數百萬平方公裏,當然,其中大部分的數據都是水,或者說,海麵,隻有不到百分之一的部分是可以住人的陸地麵積,也就是南太平洋上的各個小島。
但是,隻要一想到湯加‘帝國’隻靠獨木舟來橫行這龐大的疆域,張延杭就忍不住想要為士兵的勤奮而鼓掌,恐怕也是長時間的劃水,才造就了湯加士兵的強大實力,畢竟劃水這事,確實還挺鍛煉人的,尤其是上肢以及腰部。
靠這種單純的劃水,恐怕想從其中一個島嶼到達另一個島嶼並成功往返的時間需要以月為單位來計算,畢竟很多太平洋小島之間相隔數百公裏,而很多早期的帆船的船速一個小時也就才不多十千米,更別提是人力獨木舟了,不管怎麼想,就算二十四小時三班倒,往返一趟起碼也需要半個月。
後來,湯加‘帝國’在外來力量的影響下最終還是沒落了,至於這個外來力量是什麼?那當然是歐洲人啦,歐洲人用先進的科技迅速粉碎了湯加王國的帝國夢,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沒落了,可湯加王國目前依然擁有三個群島。
分別是湯加塔布群島、哈派群島、瓦瓦烏群島,共計一百七十三個島嶼,雖然其中隻有三十六個可以住人就是了。
而且,唯一的兩個城市也全都在主島上,一北一南,一個是起到政治作用的首都,另一個則是用來發展旅遊、金融的經濟重鎮,好吧,想不是經濟重鎮也沒有辦法,畢竟總共就這麼兩個城市,或者說,隻有十萬人而已,兩個城市(小區)就已經很多了,正常的話,搞一個城市(小區)其實也完全夠住。
順便一提,湯加王國也同樣實施九年製義務教育,而且,還實現了醫療完全免費,但是,代價就是,財政收入還沒有支出的多,常年處於虧損狀態,這也正是張延杭之前說湯加如果沒有外部援助的話早就破產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