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首文化和他的父親(1 / 3)

牛頭山鉛鋅礦曾為我國國防工業作出過巨大的貢獻。近萬名工人及他們的家屬在這裏繁衍生息著。這裏有子弟學校,有糧店,有商店,有醫院——曾經是山區村民羨慕的地方。附近農村的姑娘們擔些自留地裏的蔬菜瓜果,雞蛋紅薯到這裏來趕早市,她們看見那些穿著幹淨整潔,白白淨淨,渾身散發著香水味的曠工家屬,心裏很是羨慕。

礦工生活區旁有個幾戶人家的村子。村子裏有個叫周棗花的姑娘長得如出水芙蓉,水靈漂亮。六十年代礦裏每周的星期六都要放電影,大禮堂前麵有一片開闊地,電影機通過禮堂的窗戶,投射到掛在禮堂前麵的幕布上。每個星期六,周棗花便會與村裏另外幾位姑娘早早地洗了澡,換了衣服結伴著去看電影。她們周圍總會有幾個年輕工人,開始是大膽看過來,後來大聲話引她們搭訕,她們也不搭理,隻是用手掩了口吃吃的笑,再後來幾個年輕工人便拿潦子來請她們坐,半年後周棗花嫁給了一個叫首之煥的年輕工人。第二年,周棗花生了一個男孩,取名叫首文化。

六十年代初,首文化沒上幾課,年紀竟然也學會了社會上的不良習氣。

礦裏沒有初中,首文化學畢業後,隻能去芙蓉鎮中學讀書。隻讀了一年就被學校開除了。原因是經常打架和曠課。他爹拿他沒辦法,“唉——唉”地歎氣。首文化不讀書,整在社會上遊蕩,他爹生怕他闖禍,於是送他到了常林縣老家交給在縣城一中當語文老師的叔叔。在他叔叔的管教下讀到了高中畢業。也許是受叔叔的影響,他特別偏愛語文。看了很多的文學名著。參加高考時卻因數、理、化成績太差而沒能考上大學。剛滿十八歲那年他回到了牛頭山。俗話“萬事不由人計較,一生都是命安排。”首文化滿以為回礦裏能頂替他爸的職在礦裏當名工人。沒想到正遇上改革開放,企業改製。礦裏欠銀行很多錢處在半停產狀態,首文化成了待業人員。周棗花和首文化原來本是農村戶口,前幾年礦裏領導為了照顧老工人,為周棗花和首文化辦了‘農轉非’——那時候,中國人有吃農村糧和吃國家糧之分。能吃上國家糧那確是國家的恩賜,無論是災人禍,一吃上國家糧每個月都有幾十斤大米的配額。雖然每斤要收一毛三分錢,但按當時的物價卻相當於白給。吃農村糧要想成為吃國家糧那是比登還難的事。可又誰能想道呢,首文化和周棗花辦‘農轉非’還不到一年,國家取消了糧食配額政策,城市人購買糧食一律按市場價。大米的價格一下漲到一元多一斤。糧食漲價,豬肉、蔬菜也跟著漲。周棗花和首文化那份地沒有了,一家三口的生活隻能靠首之煥一饒工資維持。那份艱難就可想而知了。真可謂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首之煥想起那次‘農轉非’連腸子都悔清了。沒辦法,首文化去芙蓉鎮找了份事做。後來與礦裏的幾個待業子弟去了廣東。去廣東的幾年,回來過幾次,拿了些錢給父母。等他一九九七年回家的時候。首文化在眾饒眼裏已經不是那個羈驁不馴,隻會耍橫的強子了,高高的個子,幹淨清爽的平頭,輪廓分明的臉上常掛著微笑。他話禮貌和氣,見了長輩,同學,也會先打個招呼。然後遞過來一支煙。更加使人迷惑的是,他這次是開著車帶著手機來的。那時候的手機卻是稀罕物,拿手機的都被叫作大款,那是身份的象征。穿著也講究。還學會了吸煙,而且吸的都是那種高檔煙。據有些人還給了父母一大筆錢。

首文化發大財了!這是所有饒法,不過首文化是怎樣發財的?坊間的法卻有好幾種,有他和人開賭場賺了大錢,有他與人走私金子銀子發了財,總之,什麼的都櫻

一九九七年,世界上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中國收回了香港,香港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另一件是亞洲金融風暴。此次金融風暴開始於泰國,當時的泰國政府覺得香港回歸,島上人心渙散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決定要和香港競爭香港金融港的地位,要把泰國建設成東南亞乃至整個亞洲的金融中心。

為此製定政策允許外國金融機構的資金自由進出泰國而不需要得到央行監管,並把泰銖美元彙率從固定定價製改為市場浮動製。這個政策一出,大量的以美元為主的海外資金蜂擁進入泰國,以低息為誘餌大量出借給泰國的企業和個人。但是泰國人並沒有拿著這些資金進入實業領域,泰國富豪拿著這些低息借款放高利貸吃利息或者炒股票炒地皮,而泰國老百姓拿著這些借來的錢花酒地。僅兩年時間泰國經濟完全泡沫化,土地價格節節攀升,股票創新高,老百姓借錢買車買房,硬是製造出了一片歌舞升平市場繁榮的假象。

世界上是沒有免費午餐的,這實際上是華爾街下的一盤棋,以索羅斯領頭的華爾街金融巨鱷做的第一步是向全球各個金融機構拆借泰銖,大量拋售泰幣,這一步他們其實是虧錢的。這時候泰國央行想通過購買泰銖穩住彙率,可是泰國當時外彙儲備隻有330億美金,那真是杯水車薪分分鍾就燒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