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涪城之會(2 / 3)

軍中兒郎廝殺,為的是什麼?除了封侯拜相這個美好前程的幻想以外,更為現實的還是軍中的犒賞,以及破城之後可以燒殺擄掠得來的意外橫財!

但是這個時候卻沒有人去想那麼多了,漢中軍的背後就是楊昂,他們沒有退路,而守城的軍馬更加沒有退路。

雙方就糾纏在這裏,漏夜廝殺。

涪城劉璋居住之所在也是豪門大院,雖然比不得成都那般繁華,可是對於劉璋來說,也是環境優渥到了極點,現如今前方張魯扣關愈加急促,劉璋選擇出成都三百六十多裏到了涪城迎接劉琮,自然有自己的考量,一是可以彰顯劉璋對劉琮的尊重。畢竟劉琮是來救他們益州的,人家幫了你大忙,表麵工作自然是要到位的。第二,不讓劉琮進入成都,這是在防著劉琮,劉琮的人馬雖然不多,但都是精兵強將,劉璋自然會擔心劉琮奪取了他的基業,畢竟劉琮可是擊敗過曹操的啊。

再有一個原因,張魯這邊攻打益州攻打得太急了,讓劉璋也有些措手不及,在涪城相會,可以讓劉琮早點北上防守葭萌關,前方戰事緊急,劉璋不希望劉琮浪費時間在路上,去趟成都再去葭萌關,自然是耽誤功夫了,而涪城是最合適的位置。對於劉琮來說,就十分的惱火了,畢竟大軍勞師遠征,已經趕了很久的路。

而此時此刻,也可以在涪城稍作休整,對於劉璋,劉琮也是做了了解的,劉璋自然是繼承了他老父親劉焉的基業,可以說,劉焉此人是沒有什麼見識的,他的父親劉焉倒是經曆過不少大風大浪,不過到了劉璋這裏,卻是稍有時間對劉璋進行管教,劉焉便是一命嗚呼了。

這益州牧的位置,按照道理來說,也不該論到劉璋的,劉璋和劉琮一樣,都是不是長子,劉焉的長子乃是劉範,拜朝廷左中郎將,後來為李傕所殺,次子叫做劉誕,乃是朝廷的治書禦史,與兄長劉範一起被殺。至於三子,依舊不是劉璋,而是劉瑁,是朝廷的別部司馬,這個命稍微好一點,沒有死在叛亂當中,隨父劉焉入益州,可惜的是早逝,所以益州偌大的基業就頂在了年紀最小的劉璋身上了。

大軍到了配成之外,劉琮便是讓龐統,關張趙三人到了自己的馬車當中,劉琮搓了搓手:“人都到齊了吧,咱們當如何布置才能取益州,臨時開個小會,說一說大家的意見吧。”

張飛沉思了片刻便是道:“主公,不如在宴會之上,吾親自殺了劉璋,如此一勞永逸,益州群龍無首就可以奪取下來!”

說實話,對於劉琮來說,這確實是個不錯的建議,不過劉琮隨即便是搖了搖頭:“翼德的勇武吾自然知曉,若是要殺劉璋,易如反掌,不過要得到這片土地,最重要的不是殺掉這片土地原來的主子,而是得到這片土地的人心,如若真的落下一個不仁不義的名聲,又有什麼有能力的人才投奔你,為你效力,為你治理麾下的領土和子民呢,此法不可取!”

龐統也是歎息了一聲:“可惜啊,若是能夠去一趟成都,咱們就可以不斷的策反益州的官員,咱們從荊州出發趕往西川,這才剛下船,就在涪城遇上了劉璋。咱們根本就沒有時間給益州本地官員們,士家大族施加恩惠。”

龐統所言,劉琮深以為然,這個時候益州的大大小小的勢力也不清楚這個劉琮,將來對他們到底是怎麼個態度,所以也不可能輕易地從劉璋那邊倒戈到劉琮這邊。

劉琮自己也沒想到,劉璋會出城三百多裏裏,一直到涪城來歡迎他們,他原先的計劃是去成都走一趟,在了解了成都的山勢地貌、風土人情以後,劉琮心裏才有點數。可是這個時候劉璋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涪城雖然也是重要的城池,可是地位和作用遠不及成都,一切都在尚未熟悉的狀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