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軍自然是曉得這樣的情況,所以有很大一部分的將士都是依舊抱起團來,向外進行突圍,這種程度的戰鬥,傷亡數字瞬間就是以幾何數字上升。
鄧賢拔劍在廝殺當中,亦是陣亡。
劉琮並不是沒有想過招降益州的兵馬,但很多時候,試著招降,被拒絕之後,想必也料到了是這樣的局麵,當夜,鄧賢這邊山頭,燃起了衝天的大火。
劉琮這邊高興的原因,不僅僅是趙雲滅了鄧賢,而是吳懿的歸降,涪城一萬守軍盡數歸到了劉琮的麾下,吳懿也是對關羽等人聞名久矣,吳懿現在的官職是中郎將,雖然說是益州的將領,但吳懿的很多方針理念劉璋都沒有采納。
若是按照吳懿的想法,劉璋厲兵秣馬,將手中的十萬兵馬好生整頓,這十萬兵一定要精良,振興武備,完全可以收複漢中,擊敗張魯,可劉璋暗弱,實在不足以成事,加上吳懿本身不是蜀地人,他是中原人,自然是知道這天下的諸侯是個什麼模樣,劉璋遲早是要被吞並的。
看到劉琮擊敗了曹操,且麾下猛將如雲,又有智囊在側,現如今該取益州的時候毫不遲疑就進攻了,吳懿沒有什麼說的,便是在沒有了其他人牽扯,獨自鎮守涪城的情況下,率領部曲歸附了劉琮。
而此時此刻的劉璝和冷苞尚且不知曉這等情況,劉璝這邊,也是上萬的兵馬在向鄧賢這邊靠攏,眾所周知,其實行軍打仗,最艱苦的還不是打仗,而是行軍,畢竟打仗是打一下子,而行軍是行一陣子,一陣一陣的行軍對將士們的負累是很大的,更不用說有的急行軍會將人和馬都累得骨軟筋酥。
劉璝帶著將士們一路向著北麵行去,在路上三不兩時就可以看到有逃難的百姓於路途行走,而行軍的劉璝軍守軍,自然也會向這些百姓打探著前麵戰事的進展之類的消息。
過了一個河穀入口,此處往後就是連綿不斷的丘陵地帶,也正是因為如此,即便是道路有些破碎不堪,劉璝麾下的將士們還在咬牙堅持,從不斷的消息當中可以勾勒出一個大概的場麵,劉璝對於戰事也有了一定的認知和見解。
劉璝本來行軍打仗就是比較老成持重型的,遠遠的便是將哨探放了出去,就在行進的路上,幾名哨探遠遠的看見了隱隱約約晃動的人影。
幾名將士頓時就在這山穀之間大聲的喝道,“前麵的人,住了腳步,若是再敢往前,咱們手中的弓箭可就不認人了。”
說完之後,這些將士們紛紛拔出了手中的兵器,將弓弦都是拉滿,還不等他們的話說完,對麵就傳來了聲音:“幾位軍爺,不要放箭了,俺們都是從前麵肥水村過來的,都是良善百姓……”
話音剛一落下,就見到一位老者,從那邊的人群當中走了出來,看這老人的模樣,也算是穿著得體,隻是因為匆匆的趕路顯得有些灰頭土臉,可以想象得出,如此之人,放在鄉鎮裏麵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其他的逃難百姓,大多都是衣衫襤褸,落魄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