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二五七年九月
白起有長平罷兵之怨,
秦王有邯鄲拒將之恨,
太白食昴,將相失和。
白起不死,諸候不樂。
杜郵,秦王稷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使者獻鹿脯美酒與劍,使者正是趙括。
趙括說道:“武安君,鹿脯可比長平的幹羓好嚼,你名揚千古得好死,我遺臭萬年得好活,各得所需,何必嗟歎?”
白起說道:“馬服子,長平戰後邯鄲指日可下,你是怎麼攬了局?”
趙括說道:“你在長平殺俘時,我正與秦王稷在河內把酒言歡。”
白起說道:“人皆言我人屠,又豈知七國紛爭,日日有衝突,月月有小戰,年年有中戰,十年一大戰,若天下歸一,再無戰亂,又為天下省多少人命?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
趙括從懷中摸出一個粟米鍋盔,遞給白起,說道:“我知道你喜歡粟米鍋盔,多吃菜,少喝酒,別為殺人找借口。啥天下歸一,國家意誌,英雄情懷,不就是這個又難啃又難下咽的粟米鍋盔鬧的,就窮唄!我告訴你,草原北胡連這粟米鍋盔都沒有,比西秦更窮!”
白起說道:“草原又窮,又有很多馬,還好有長城。”
趙括說道:“瞎操心,吃肉、喝酒。”
白起說道:“大秦難得有國力、有雄王、有名將,三者缺一,天下難平。”
趙括說道:“我家裏有個三合一的,啥都不缺,就是才三歲,你是看不到了,到時候我給你墳上燒篇信簡吧。”
白起說道:“我不是個善良的人,你還不如我,我不信。”
趙括說道:“我兒趙政,也是贏姓趙氏的子孫,老祖宗是沒意見,也不知道曆代秦王高不高興?”
白起聽罷,狂笑不止,此刻,所有的忿怨,一切的不甘心,都煙消雲散了。
趙括啜了一口酒,欲把劍拿開。
白起以手按劍,說道:“當年我初聞你死於亂箭,也是你此刻這般心情。”
趙括說道:“鹹陽上雒商山,是個風景秀麗,是活人清養的好地方,但上黨長平穀口村骷髏廟踏道下也欠一顆供人踩踏的頭顱,晚些年再地頭顱送往長平吧。”
白起說道:“可我得去幫你問問那些老秦王們,讓你的兒子趙正做秦王一統天下,有沒有意見?然後托夢告訴你。至於頭顱歸宿,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屍首兩分距千裏,頭顱置於踏道下,稍贖我罪,亦我心願也。”
白起說完,飲酒摔杯,自刎身亡,趙括斬其首,葬其身於杜郵東崗。
趙括又矯詔王命,下令斬殺隨白起赴杜郵的部將司馬靳、王由等十餘人。
趙括取白起首級回長平,埋置於穀口骷髏廟前,踏道之下,事畢,趙括說道:“武安君,你令多少人身首異處,這就是我把你身子葬在杜郵,而把你首級葬在長平的原因。
在杜郵時我不忍心告訴你,是我不想讓你知道你為之奮鬥一生的信仰是錯誤的,你驕傲了一輩子,應該讓你驕傲的離開人世。
你一直以為你是對的,那是你沒有去過草原,沒有放過羊群。你不知道放羊的道理,牧民是羊越多越好,最好全草原的羊都是自家的,因為羊多好褥羊毛啊,而且不怕羊掉隊,也不心疼狼來叼羊啊,也不用辛苦趕羊逐水草啊!但若是羊群少一些,就生怕羊走丟了,也怕狼來叼羊啊!也勤快的趕羊逐水草啊。
雖說天下沒有不褥羊毛的牧民,也沒有不被牧民褥羊毛的羊。
可是你知道麼?
如果牧民可以不顧羊的死活拚命養羊褥羊毛,過度放牧,最終草原上的草被啃壞了,不能及時發芽返綠,草根被破壞,不但羊會死去,牧民不但褥不著羊毛,還會滋生沙漠蝗蟲,蟲子多了,草耗子就多了,會頻煩爆發令牧民十室九空的瘟疫[肺鼠疫]。
武安君,時間將證明是你錯了。
而我現在,將延續你的錯誤越走越遠,可笑吧?我之前要竭盡全力阻止的,我今後要竭盡全力去推動。
羊看牧民永遠是錯的,牧民看羊也永遠是錯的,錯與對得看是羊還是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