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桃桂,桃李願滿園,桂樹也溢香。廬州秦家是書香門第,一家三代,出了兩任宰相,到了秦桃桂這一代,四兄弟,大哥遠在京城,三十歲已經官至翰林員外郎,人稱秦員外,老二卻不喜讀書,反而早年便投軍報國,如今南方已定,在京城官至禦前侍衛,統領四千禦林軍,隻聽皇命。
秦桃桂排行老三,四書五經無所不通,春秋大義,無所不精,要說讀書,他已經讀完了天下書籍,隻是閉門造車,他書雖然讀得多,可奈何走的路還很少,儒家講究一個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可他書讀了,還沒有出門呢。老四如今二十歲,並無官職,和秦桃桂一般沒有去考功名,書也讀得多,隻是對經商之道頗為上心,秦家老人是正宗的儒家門生,對於商家,一直認為是旁門左道,所以這老四總被老宰相大罵他盡走歪路。
秦桃桂寒窗十二載,讀盡天下書籍,隻是從未踏出過家門,他覺得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是一個儒家書生該做的,那之後才有資格去往京城,考個功名,然後為虞國百姓謀福。
虞國靖曆七年,二十三歲的秦桃桂一身儒袍,背著泛黃的書箱,在老相爺的注視下離開了廬州城,離開了家鄉,欲行萬裏路,遍嚐人間苦。
山間月小,不如廬州一片。秦桃桂總會一個人坐在山間溪水邊,烤著閃爍不定的篝火,看火苗在風中搖擺,抬頭便是皓月千星,不過在他的心中,再美也比不過家鄉的圓月。十五人團圓,每逢中秋,族中老小便會在老宰相的帶領下一同賞月,秦家宅院,有亭台樓閣,最高的望月軒,堪稱手可摘星辰,一家老小,舉頭望月,老四秦久之便會在這個時候偷偷拿桌上的月餅吃。那時候他們都還小,秦桃桂不太理解書上所寫的望月思鄉,也理解不了父親聲聲歎息中的愁緒,隻知道明月當空,詩從中來。什麼“明月夜照霜,粉黛麵如桃”,“夜月熙熙,晨露泠泠。”,“上有高懸圓月如明鏡,夜映人間不太平。”,“清風淒淒,月兒團團,年年暮暮總相思。”全部都一股腦的跑進了秦桃桂的腦中,不自覺的就有些悲傷了,喝一口父親愛喝的明前茶,他總是學著父親的樣子扶欄望月,輕聲歎氣,然後大哥秦建科就會敲他腦袋,笑罵小小年紀,哪來的愁苦。二哥秦倫之就會大聲放笑,大口喝酒,豪邁之氣,天上人間皆能聞。
秦久之是個天生的商業奇才,家裏有些老舊物件不需要了,他會第一時間出現,說幫著拿去扔掉,然後就偷偷拿去集市賣掉,十六七歲時,他身上也總是有錢的,時不時的會給秦桃桂買糖人,盡管秦桃桂已經及冠,他也還是像小時候那樣給三哥買糖人。
小時候秦桃桂總是喜歡坐在後門的巷口,曬著太陽,讀著書,從第一縷陽光出現,一直坐到遲暮來臨,他不是忘記吃飯,而且秦久之總會邁著短短的腿,端著比自己頭大的碗,碗中裝麵,他喜歡和三哥在一起,三哥溫文爾雅,總是在他心情暴躁的時候,讓他平靜下來,給他講故事,說那些書上的精怪鬼魅,有時候嚇得他不敢一個人睡,秦桃桂便會坐在床邊,給他講一些有趣的故事,他也總會安心睡去。
秦桃桂望著滿天的星鬥圍著圓月散開,輕輕的笑了笑,山間風大,篝火明滅,秦桃桂裹緊衣服,這樣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明月夜。
白晝忽至,太陽跳出山頭,晨光熹微,朝露溘至,雲霧繚繞山間,如絲如帶,炊煙嫋嫋,負薪歸者,歌響雲間。秦桃桂閉眼細聽。
“砍柴來了,砍柴來了,砍遍山上幹柴,燒出世間明火,煮一碗茶敬山神,煮一鍋粥喂自己,煮飯烹食,柴薪不盡,望山神保佑,柴火興旺,望自己爭氣,活得久長。”歌中度對山神的敬畏之心無可比擬。秦桃桂拿出紙筆,記下了歌詞。
山氣日夕,飛鳥與還,晚霞落在枝頭,鳥鳴山澗。秦桃桂繼續走在山路之間,彎彎繞繞,如玉帶一般,緊束峰腰。忽而眼前一亮,綠湖如鏡,倒映危峰,山木可見,紅花泛濫,鳥兒和魚兒一起遊在水中央,刺目的落日餘暉灑在湖麵,金光閃閃,波光粼粼。秦桃桂抽出玉笛,輕輕吹響,笛聲悠揚,鳥兒高低起鳴,相互縈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