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知道三皇子自打出宮建府後過得有多逍遙了。
皇子的身份也是在出宮後這才徹底感受到的,誰都要巴結他奉承他,那些銀子更是送到他麵前來給他花,哪怕他壓根就不會幫著辦事,但是人家也隻是想要交好於他而已。
上次就有個朋友,侯府的世子,就小聲說有個十分漂亮的清倌人,他打算幫她贖身然後送給他,就養在外邊,不會有人發現的。
但是三皇子想著還是算了,畢竟要是叫人知道了名聲不大好,但是如今看來恐怕是要重新選擇一下了。
因為他實在是不想寵幸府上那兩個通房了,簡直就是木頭人,木頭人沒準都會喊兩聲呢,她們兩個就看著他忙活,實在是敗壞興致。
聽到兒子的話溫嬪已經很生氣了,若是知道他內心想的,她恐怕要生氣了。
最後三皇子也是狼狽地從明霞宮裏出去的。
消息傳到了禧妃耳朵裏,禧妃嗤了聲:“都說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本宮看溫家那邊也算是書香門第,雖然沒什麼大出息的,但也算是中規中矩,皇上更不用說,但是怎麼三皇子是這樣的性子?”
早在宮中的時候就鬧出了不少爭寵的笑話,如今出去了更不用說,簡直是風流無比。
但這才什麼年紀?這還在長身子的階段了,都說色是刮骨刀,這個三皇子不用旁人理會自己就遲早要在這上邊吃苦頭了!
“娘娘說的是,不過娘娘,皇上對大皇子可是真的好,二皇子也就罷了,但是大皇子的那位生母,那可是從冷宮出來的,手上還沾染過那麼多血。”禧妃身邊的彩兒說道。
禧妃歎氣:“皇上一直都看好大皇子,能讓淑妃出來當時也是看在大皇子麵上,要不然你以為後宮女子為何就非要生個兒子傍身呢?”
沒有大皇子這個皇長子的話,淑妃墳頭的草都不知道得長多高了。
尤其是大皇子如今還爭氣,不管是文是武,都極其不錯,皇上心中定然也是滿意的。
這一次皇上讓他們二人監國就可以看得出來。
“話說回來,皇上現在怎麼喜歡往龍安寺去了?”禧妃說道。
“聽說皇上隻是想過去祈福,並沒有旁的意思。”彩兒也就道。
禧妃也沒說什麼,道:“讓五皇子過來,本宮要檢查他的功課,這孩子,前邊有兩位這樣的皇兄,真的難以叫皇上看見他啊。”
也該叫皇上知道她兒子過目不忘的才能了!
這本書我知道在很多人心中真的是失敗的,我也承認是我筆力不夠,導致格局太小,所以叫大家看得十分火大。
但不管是一邊看一邊罵,還是已經棄文了還繼續追著罵的,咱們江湖有句話叫禍不及父母妻兒,一書事一書畢,這本書的問題請在這本書留言區抨擊。
但不要去新書那裏,新書是新書,跟這本不是一碼事。
寫了很多懟人的話,但最後都被我刪了。
重新寫下這一段,因為我今天實在是忍不住了,刪了很多人身攻擊的帖子還有禁言了很多人,這麼幹完之後先是一陣舒服跟解氣,但後來又感覺一陣空虛。
最後我反思了自己,我身為作者這樣做不對,但是把這本書的怨氣帶到跟這本完全不同類型的新書去,這也是有些讀者的不對,你是惡心我了,但你也成功讓你自己的素質暴露無遺了。
禍不及新書,這本我會爭取盡早完結,大家以後看到我的書,就盡量忽略吧,這個類型的書,這輩子大概也就寫這一本了,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