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文宇這麼做也是怕如果自己先弄了一些和舒適性相關的東西,到時候南城區打過來了,自己的機甲主體裝甲都沒有弄完,那到時候就真的尷尬了。
所以鍾文宇就直接安裝好了機甲的動力單元和外部裝甲,率先保證了機甲的戰鬥力。
等到這兩項都弄好了之後,再根據時間狀況在機甲上安裝一些和功能性相關的東西。
當然,這個隻是鍾文宇的計劃中地製造步驟。
俗話說得好,計劃趕不上變化。鍾文宇想禿腦袋都想不到南城區那幫貨會兩個月都沒有任何動作。
鍾文宇每天都是;哎今天沒有打過來,那我給機甲做一點小改動。
哎今天又沒有打過來,那我再做點小改動。
就這樣,那三台機甲的外貌開始向著一個不可控的發足狂奔。
其實如果讓鍾文宇知道自己有兩個月的時間的話,鍾文宇相信自己絕對不會造出這三台有些,嗯……壯碩的機甲的。但是問題就出在鍾文宇不知道啊。
目光回到鍾文宇身上。
鍾文宇將蓋在三台機甲上的白布掀開,露出機甲的樣貌。
這三台機甲身高都是一樣的三米,腰圍也接近三米,看起來跟個圓球似的。
圓滾滾的身體上半部分全是由一塊塊銀色的金屬焊接在一起的,隻有部分位置有些意義不明的缺口,雙手和肚子一對比就顯得有些短小,外表看上去有些滑稽。
雙腿十分粗大,從雙腿關節外那裸露出的助力液壓杆和巨大的裝甲板上不難看出,這腿一腳可以踢死一頭牛。
至於那些裸露在外的助力液壓杆,其實隻是一個助力機構,打壞了頂多就是讓移動速度慢一點罷了,並不影響機甲的正常運行,而且還能吸引一定的火力。
三台機甲外表都是一樣的,鍾文宇隻是在內部的駕駛室裏根據不同的駕駛員設計了相應的駕駛位罷了。其他的部位都沒有什麼區別。
這次鍾文宇沒有再給機甲裝上SK112-I了,那玩意兒火力強大是強大,但是太短了,不持久。
最大開火速率的情況下,五分鍾內子彈就全打完了,沒子彈之後這玩意兒的作用小於等於燒火棍。
所以鍾文宇這次給這三台機甲裝備的武器大多數都是動能武器和電磁武器,雖然這些武器沒有辦法像SK112-I一樣輕易地製造一個金屬風暴,但是這些武器,它持久啊,而且裝甲都是直接射穿的,並不會像SK112-I一樣靠著量,硬生生將你們裝甲一點點給打掉。
SK112-I的子彈打防彈鋼板就像是一個少女的小拳拳錘你胸口,一兩發下去你沒啥太大的感覺,但是全功率開火的情況下,那一秒鍾錘你上千下,誰特麼頂得住啊。
而動能武器就簡單幹脆多了,這玩意兒就像刀子,不和你多比比,一下就他捅進去了。
在一個,SK112-I的子彈雖然是鋼珠,但是並不好補給,隻能實現準備,而動能武器的子彈在戰場上是十分容易補給的,而且動能武器的射速和SK112-I相比,射速慢了很多,相對的,持續戰鬥能力也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