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發展內部實力,一邊穩住站領地,一邊又是對外開拓戰爭。在附近幾個勢力找上門之後,易晨欣然接受了聯合作戰的要求。
然後迅速處理了四個敵對的聯合小千世界,在這一場大戰之中,易晨分到了兩座小千世界以及三百個小世界。
這樣的征戰,讓易晨的勢力在此擴張了一大截,接著易晨一邊是防禦中千世界那邊的敵人,一邊是迅速穩定占領地區的情況。
這樣一直發展,直到內部人口密集道可能要在符文技術飛速發展的情況下發生饑荒了,易晨批準了接下來的征戰計劃。
由於這一次積攢到的人口太多了,而且還都是經過漫長時間訓練的精銳,易晨劃分為五路大軍,向著四周五個小千世界勢力征戰。
突然的襲擊,打了四周的勢力一個措手不及。易晨的部隊依靠著符文技術帶來的武器,比如說浮空戰艦,浮空要塞等等武器裝備。
接下來的迅速突進,一路勢如破竹般的拿下來了一座座小世界,哪怕是這五個小千世界級別的勢力本部所在的小世界也是被迅速占據。
在易晨充足兵力,再加上遠超實力的戰力的情況下,五個勢力沒有絲毫的反抗,便是被易晨拿下來了。
但是這樣還是沒有停下來,易晨的部隊繼續擴張,然後向著四周征戰,內部這些年積攢出來的足夠人口,讓易晨能夠擴張數倍的實力。
這樣一路突破,戰爭不可避免的延長了時間,但是這也是有了一個好處,那就是占領地區內部的發展能夠穩定下來並成為易晨帝國貢獻力量。
這樣一邊征戰一邊發展,易晨的勢力如同滾雪球一般,迅速拿下來四周大片的世界。
在戰爭的刺激下,新的技術不斷的發展,軍隊之中的強者數量也是不斷的增加著。
甚至是七階,甚至是八階強者都是誕生了。由於世界基本上就是為一體,因此在世界進階不是問題。
而且還是可以選擇是不是需要飛升,對於此易晨在自己的勢力有了大約一千個小千世界,十數萬的小世界級別的勢力之後,盯上了一座中千世界。
有著如此巨大的基本地盤,易晨也是能夠做到一邊征戰一邊發展。統一的勢力,充足的人口,再加上神袛維護天地,保證沒有天災,易晨的勢力可以說一片穩定。
征戰中千世界,是易晨的一個決定,既然是包裝成了一個本土勢力,發展到了這個地步,也不是能夠簡單就可以避免的了。
因此易晨需要展現出肌肉,然後威懾四周的勢力。如果可以,還需要在大千世界發展出一片勢力來。
對於此,易晨親自飛升到了大千世界,然後建立了一個小宗門,庇護一片地區。
以這個宗門,然後直接是統禦下屬的諸多世界。
被易晨選擇的這個中千世界,是一個比較混亂的世界,內部國家宗門林立,沒有統一的勢力。
因此麵對入侵的時候,隻需要四麵出擊,這個中千世界根本是不會反應過來。
在準備好之後,數十個空間門打開,一路路大軍迅速衝入中千世界之中,四麵八方的敵人,迅速吞下了世界邊緣的一些勢力。
以這些勢力為基本,易晨的勢力迅速向外擴張,在足夠的兵力的情況下,一路征戰,好不停歇,隻用了十年時間,這個中千世界便是被徹底的拿下來了。
這樣一來,有著一座中千世界為地盤,能夠統禦下屬的諸多小千世界和小世界。
帝國內部的修煉強者們,那些不屬於帝國軍隊的人才,也是通過修煉飛升,來到了易晨建立的小宗門之中,然後加入宗門,為易晨作戰。
一路打一路發展,持續了千年的時間。易晨暫時停下來了大戰,開始繼續積攢力量,為下一次暴兵做準備。
這樣穩定下來,隻是依靠著帝國之中飛升上來的人才擴大宗門力量,在這個選擇好的大千世界發展勢力。
同時,易晨為了不突出表現,暫時投靠了法祖的道庭,每年派出一些宗門弟子前往戰場征戰。
由於易晨也是打算借助著幾個聖人勢力來練兵。因此每一年易晨派出的強者都是數得著的。
這樣表現優異,在道庭之中也是有了一些名望,這樣易晨的宗門在向著四周擴張的時候也就是沒有那麼困難了。
這樣借助著道庭的大勢,在大約是五千年之中,宗門幾乎是占據了半個大千世界。
而下屬的中千世界數量增長到了十個,小千世界更是突破了五千。
如此數量的世界,易晨開始帶著兵力去對付道庭敵對的勢力,比如說,太陽金烏的妖庭,以及冥王掌握的冥界的大千世界。
這樣互相征討又是五千年過去,易晨的手中,不但是中千世界和小千世界的數量增加。
而且還是占據了三座大千世界,自身也是趁勢突破到了準聖巔峰。
至此易晨已經是發展到了極限,由於味蕾不引起注意,大千世界之中,易晨沒有赦封任何的神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