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舌尖上的華夏(1 / 2)

任天一知道,陳卓琪這個金牌經紀人雖然年紀小,但是眼界很寬,在圈子裏的知名度也相當高。

“陳曉輕是誰?”陳卓琪顯然沒聽過這個名字。

“我也不知道他在哪裏,隻是在網上看了他的幾篇帖子,覺得很合適,動用你圈子裏的人找找唄。”任天一說道。

“這種人你也敢找?”陳卓琪很納悶。

“出名的人我哪請得起。”任天一笑道。

任天一哪敢說實話,不然不就暴露了自己未卜先知的能力?

為什麼要找陳曉輕?因為他是後世相當著名的《舌尖上的華夏》的總導演。

要知道,《舌尖上的華夏》這一套美食紀錄片,比很多小鮮肉、流量明星拍出來的電視劇的收視率還要高得多。

隻不過2000年的時候,陳曉輕還不這麼出名不是?

等陳曉輕出名了,任天一再找人家大導演合作,人家怎麼可能看得上自己?

可如果是現在的陳曉輕的話,應該很好說動不是?

既然後世能拍出好片子,那麼這個時候拍出來的應該也差不了。

一套紀錄片的好壞,重點並不在於攝影攝像的水平,還是在於體現出來的導演的思想。

當然,任天一看中的,並不隻是陳曉輕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任天一從紀錄片中看出的他對中餐的感情。

既然要拍,當然要找誌同道合的人不是?

隻有對美食有足夠的熱愛,對中餐有著足夠的熱愛,不才能拍出驚心動魄的片子?

“行,交給我了。”陳卓琪應道。

任天一很少找自己幫忙,陳卓琪當然不會拒絕。

再說了,陳卓琪確實想讓任天一出出鏡,不然,以後怎麼在娛樂圈混出頭來?這不正是一個小試牛刀的機會?

“對了,能不能給台攝像機用?不用專業的,普通的就行。”任天一追問道。

任天一開始懷念起了上一世,那個時候的華夏智能機到處都是,花個三五百塊的,也能拍出不錯的影像不是?

隻不過,2000年的華夏,最好的方式,就隻能是借攝像機了。

“這個是小意思,稍後我會派人給你送過去。”陳卓琪說道。

“那就麻煩你了,越快越好,費用我來支付。”任天一說道。

交待完了之後,任天一的目光,繼續落在麥當佬的廣告之上。

“6元早餐,等你來享……”

廣告的最後,落在了早餐上。

“真是不謀而合啊。”任天一輕撫著下巴。

這些天來,任天一的撩值是越收越少。如果不是優選會,恐怕能不能還債都是問題。

任天一也有些著急了不是?他的目標,可不是還債,而是成為華夏廚神!

看完了麥當佬的廣告,任天一反而不那麼憤怒了。

敵人的挑釁,何嚐不是給自己提供了思路?對於下一步怎麼走,任天一經有了一個很有趣的想法。

“轟!”雷聲響了起來。

雨點起先隻是啪啦作響,繼而傾盆而下。

透過窗戶,不要說遠處的景物,就連眼前的景色,也變得模糊起來,就像在眼前擋了一層毛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