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反過來,去掉另外一半的刺。”任天一將帶刺的那半魚,翻了過來,魚皮向上。
左手扶魚身,右中的刀,再次橫向在魚肉中劃過。
“大家可以看看。”任天一將兩邊魚肉放在一邊,將魚刺舉了起來。
魚刺完整地顯露在大家麵前,而且,上麵隻極薄的,接近於透明的一層魚肉。
“叮,撩值+1000!”
“叮,撩值+1000!”
……
隻這一手刀功,就煽動起了客人們的熱情。
“天一小哥哥,你們家的刀功可以學不?”
“要是有這手藝,給娃做魚肉可方便了。”
“好想把天一小哥哥帶回家。”
……
聽到外麵的聲音,任天一的臉不免有些微紅。
在網上看評論,可以完全不當一回事,可是聽著現場的讚揚,任天一總還是有些羞澀不是?
“華夏廚藝,本就是為華夏人服務的。”任天一調勻了呼吸。
學習華夏廚藝,傳播華夏美食文化,一直都是任天一的夢想。
不像某些老師傅,任天一並不想要藏私。
對於那種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的想法,任天一並不認同。
在他看來,廚藝的進步,是無止境的。當別人在學習自己的時候,自己不也是在成長的道路上?
隻有製造出足夠的壓力,整個華夏美食文化,才能一直進步不是?
“大家想學的話,可以去卓奇娛樂的官網,”任天一笑道,“這兩天我會整理個詳細的視頻來。”
現場教?任天一哪有這樣的精力。
更何況,這麼多人有需求,任天一也教不過來不是?
當然,任天一也知道,後世網絡的力量奇大無比。
正因為如此,對卓奇娛樂的發展,不也正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
“就衝老板這話,以後我來泉都,就隻吃你們家的菜。”
“這話敞亮,回家咱也學一學。”
“可以推薦給我老公,讓他學一學,我會吃就行了。”
……
“接下來,把魚肉切成薄片。”
節奏如蜻蜓的翅膀般,幾乎看不清刀影,但是,卻並沒有聽到,刀刃與案板接觸的聲音。
真正能聽到的,是極其細微的,類似於蠶寶寶在啃桑葉時發出的,沙沙的聲音。
這還是因為有麥克風的放大作用,不然的話,恐怕站在外麵,是一點聲音都聽不到的。
“這也太強大了。”人們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仿佛怕破壞一場優美的鋼琴大師的表演一般。
如此精湛的刀工,是極其難得一見的。
客人們平時習慣了看擺上桌的菜,可誰又能看到,後廚的精彩表演?
也正是因為如此,任天一不是才搞了這麼一塊透明的玻璃在?
廚藝本身就是一種文化,隻是人們太過於關注菜品本身,而忽略了這個過程。
任天一要做的,就是把過程展示出來,來讓人們對華夏的美食文化,增加更多的了解和認知。
“這刀工,簡直是出神入化了。”雙胞胎姐妹輕聲做著解說。
“好後悔啊,早知道就定晚兩天的票了。”
“對呀,應該先吃過癮,再回去的。”
“都怪天一小哥哥,應該早點預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