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一倒是想要將後廚調理得更加高效順暢,可是,他的撩值卻非常有限。
徒弟的收益是細水長流,但是,投入的過程,卻是需要劇烈的消耗不是?
“這種操作也還有其他的好處吧?”祝佳萌推門走了進來。
祝佳萌很慶幸,自己剛巧聽到了任天一最後的話。
“沒錯,社會化大分工也會帶來一些問題。”任天一說道。
後廚的工種越分越多,工作越分越細,可這樣難道就沒有壞處了嗎?
一開始,任天一的想法,也和程一菲她們是一模一樣的。
為了餐廳的發展,任天一想要從廚師之中,精挑中兩三個,培養成為大廚。
隻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任天一發現,這些資質和能力不夠全麵的人,在專長方麵,卻是堪比大廚的。
更何況,任天一發現,過於精細的分工,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會磨損掉人的積極性不是?
在生產線上做著重複工作,隻會讓日子十分乏味,甚至,精神都有可能出問題。
“當人們在主業之外,還探索其他的可能性的話,也有助於提升積極性和主動性。”任天一說道。
當任天一傳授了幾天廚藝之後,他發現,那些掌握了炒菜技巧的人,做原本工作的效率和品質,竟然都有所提升。
不斷重複操作的工作,在失去了最初的新鮮感,失去了短期提升的可能性後,隻會變成一種折磨。
這就像讓人每頓飯都吃麵條,哪怕是海鮮大麵,一開始可能會覺得很好吃,可是一直吃下去,沒有其他選擇的話,也會讓人吃到吐。
任天一教給廚師們的菜品,不正是給他們枯燥的工作,提供了一種調劑?
“果然,切菜、配菜才是我的最愛。”占板譚鬆軒剛剛做完兩道菜,一轉頭又抓起了菜刀。
譚鬆軒負責氽菜,但他的本職工作是占板。
“那把你的氽雙脆、汆五絲,都教給我吧,”打荷袁縱星搶話道,“正好我想學學。”
“想得美,”譚鬆軒手中的刀一停,“有辦法了,不如拿你的芙蓉幹貝、紅燒加吉魚來換如何?”
喜歡切菜配菜是不假,可並不代表,譚鬆軒就不喜歡炒菜不是?
剛才的那句話,明顯有著顯擺的意思。
“那晚上咱們喝兩杯。”袁縱星笑道。
喝兩杯是不假,更重要的,是發出了廚藝交換的信號。
“那就這麼說定了。”譚鬆軒回答得很痛快。
當發現,自己也能勝任大廚的工作之後,這些廚師們也都憋著一股氣不是?
“喝酒沒問題,可別喝太多,”許巧燕大著嗓門叫道,“別耽誤工作。”
廚藝交換,任天一並不阻止,甚至,還主動提議過。
師徒子係統升級過後,好處之一,就是解除了對記名徒弟菜品等級的限製,這也符合任天一的想法。
好處之二就是,徒弟之間可以相互交流。
這在其他餐廳,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可任天一認為,廚藝交換並不是什麼壞事。
華夏的美食文化為什麼會一直興旺發達?還不是廚師們交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