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任天一又何必再謙讓?
更何況,魯菜的沒落,難道沒有本地廚師不作為的原因嗎?
如果每個人都全力以赴,魯菜何至於搞成這種樣子?
“任總是要挑戰魯省廚師界了?”馬臉女記者是見杆就爬。
在女記者看來,任天一實在是太幼稚了,簡直是手到擒來。
幾句刺激的話,就讓這小子失了分寸,給自己送了一個大瓜不是?
“挑戰別人,我沒興趣,”任天一擺擺手,“不過,如果有人挑戰我,我絕對不會逃避,一定會全力應戰!”
任天一預料到,這篇報道發出去,自己一定會受到非議。
可非議就是壞事嗎?
如果能夠借由此事,激發起某些人的求勝心,對魯菜發展而言,不也是好事一件嗎?
這就是所謂的鯰魚效應,沉寂太久,固步自封的魯菜,也該受點刺激了。
雖然說,任天一也不想當一條鯰魚,但是好在,自己是一條長得帥氣的鯰魚不是?
“非常感謝任總接受采訪,我就先走了。”馬臉女記者站起身來,差點把椅子踢倒。
馬臉女記者的心情,簡直不要太激動。
得了周家的錢,女記者才來的不是?現在,她的腦海裏,已經有了成熟的內容,連題目都想好了。
“魯菜不文一名,魯菜大師水平低劣!外省廚師發出強勢挑戰!”
很顯然,當這篇文章發出去之後,任天一一定會成為魯省的公敵。
稍加改編後的對話拉到的仇恨,堪比山崩海嘯。
華夏人就是護犢子,自己關起門來說自家菜不好,那是一回事。
可是,如果由一個外人來說,他們打破頭,也得維護魯菜的尊嚴。
任天一將會承受的,不隻是來自廚師界的仇恨,還有來自於魯省人的仇恨。
“任總,你剛才的話,太偏激了。”短發男記者皺眉道,“很容易變成別人攻擊你的道具。”
短發男記者是大魯日報的記者,胡永慶,雖然身為土生土長的魯省人,他仍十分欣賞任天一。
臉上******,一副書生模樣。
隻不過,臉上的褶子可不少,有著風吹日曬的痕跡。
大魯日報是魯省的大報,並不像馬臉女記者供職的小單位,報導一向專業客觀。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胡永慶成長的過程中,親眼見識到了,魯菜由興盛到衰落的過程。
在報紙美食欄目工作這麼多年,胡永慶看到了很多的魯菜廚師,還一個個呼呼地躺在以往的功勞簿上睡大覺。
正因為如此,胡永慶覺得,有任天一這樣的人在,對於魯菜而言是幸運的。
身為一個資深美食愛好者,胡永慶吃過憶福餐館的菜品,他能感受得到,其中飽含的對傳統魯菜的傳承。
正因為如此,胡永慶才願意跟任天一站在同一陣線上。
“胡大哥,你叫我天一就好,”任天一笑了,“這些話我不說,他們就不會寫了嗎?”
對於惡意的人,任天一會針鋒相對,對於善意的人,任天一也會回報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