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詠月餅(1 / 2)

一般情況下,這種視頻都是內部教學用,屬於秘密材料。

不像周成俊,任天一不是那種喜歡竊取機密的人。

之所以能拿到視頻,是因為孫建業的老同學的父母,恰恰是一家老式點心坊的麵點師傅。

那家老式點心坊在經營不善而倒閉,這種資料,自然而然地,就流落在了他的同學家,變成了無用之物。

係統的好處就在這裏,隻要能見到實物,商城就能提供相應的菜品。

“魯式月餅有什麼特點?”祝佳萌問道。

作為京城來的大家閨秀,還真沒聽過魯式月餅這一說。

“魯式月餅起步晚,卻又自成風格。”任天一解釋道。

“魯式月餅,是從20世紀70年代前後才開始製作,不為所知也並不奇怪。”

與那些動輒追溯到宋代的特色月餅相比,魯式月餅起步晚,積累少。

魯式月餅的主產地,還是魯省,離打開全國市場,還有一段距離。

“與廣式月餅重油、重糖,蘇式月餅重甜,京式月餅重油輕糖的特點相比,魯式月餅的特點在於餅皮酥鬆、爽口、輕油、輕糖。”

“起步晚,並非沒有優勢,那就是,針對現代的口味設計。”說起麵點來,任天一如數家珍。

中式的點心,與西式的蛋糕、麵包,從原理上來講,是極其相似的。

任天一越來越發現係統的好處。

中餐是不斷變化的,如果隻是拘泥於商城提供的菜品,自己的成長,總有極限不是?

可是,係統不還是有個學習別人的功能嗎?

通過學習其他人的菜品,自己就會有無限成長的機會。

更何況,任天一在廚藝上,確實是有著自己的獨特天賦。

隨著做的菜品越來越多,那種曾經被封印的感覺,正在逐步地恢複!

“因入口清淡,符合綠色、健康的消費需求,更適合年輕人吃。”任天一不遺餘力地做著宣傳。

雖然不是魯省人,可在任天一的眼裏,隻要是華夏美食文化的精華,都值得倡導。

如果連這點心胸都沒有,又如何能夠成長為華夏廚師中的頂尖人物?

“叮,撩值+1000!”

“叮,撩值+1000!”

……

“說的我都心動了。”程一菲對甜食一向不怎麼愛好,任天一的說法,卻是觸動了她心中的期盼。

用料很魯式,無論是麵粉、油,還是餡料,全都是來源於當地市場。

在花樣上,任天一卻是獨辟蹊徑,並不執著於已有的式樣。

任天一隻是烹飪的水平差,可又不瞎,自然不會影響視覺上的審美。

或者說,任天一的視覺審美,較普通人更勝一籌。

有的是水果式樣,月餅表麵有香蕉、蘋果、葡萄之類的圖案,月餅之中則加了果醬、果幹等材料。

有的是花朵式樣,月餅表麵有玫瑰、牡丹、芍藥之流的圖案,月餅之中則加入了可食用的玫瑰花、菊花等材料。

“不知道叔叔阿姨,是不是收到了月餅。”陳卓琪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這並不是任天一第一次做月餅,他的精力有限,哪能這麼一次性做出這麼多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