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小浪淘沙”(1 / 3)

不知多少年以來,保定府、河間府這些天子腳下京畿平原之地為主地方的百姓,在全國來說最是恭順良善。燕趙時代的民風早已隨著時代的變遷發生了重大變化。即便晚明時節也很少有人造反起義。

此時,即便在災荒重重負擔沉重的晚明陝西一帶,更多的人仍然是“安安做餓瓢”也隻有晚明農民起義序幕的王二等人領著數百災民中的精幹與官府周旋。不要說李自成,就算是王嘉乾都還沒有扯旗。

因此盡管這裏的百姓飽受盤剝,仍然根本沒有多少人願意“冒險從賊”想像中“贏糧而景從”的現象並沒有發生。

直到臨近天亮的時候,當張立新親自差遣至少二十多個人手親自挨家挨戶威逼利誘的情況下,臨近總共上千戶居民之中才有那樣一百來個冒險貪財的人最終站了出來。

“大哥!哈哈,請受小弟一拜!”

“是啊!不管是上刀山還是下油鍋,咱哥兒幾個跟他娘的闖出一片天!”

“從今往後,再也沒人瞧不起咱,誰他娘的要是敢瞧不起咱們,就給他點兒顏色看看。。。”

不少看起來非常厲害,膽量十分大的村中遊民跟著站了出來。

還有一些不擅言辭的人,雖然看起來沒有那樣如同刺頭一樣的豪氣,卻也目光在猶豫不決中露出興奮。

自古以來隱性的“配偶盤剝”都十分嚴重的鄉村,正常年景裏也有很多討不到老婆的光棍。在男子多配偶合法存在的古代,男性討不到老婆的現象反而更為嚴重。

曾經的張立新也曾經如許多人一樣覺得那些遊民分子大多成分不良,又或者如同知識分子一樣鄙視國阿Q那樣的人。可是之前一年多流浪生涯,對舊時下層社會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有了更多的思考之後,並不像以前那樣“仇窮”了。

人天性各有不同,就像再強大的軍隊裏也不可能人人都是英雄模範。有勤勞、有懶惰、有勇敢也有怯懦、欺軟怕硬也是趨利避害本能。生活環境裏如果充滿著盤剝、過度勞累、爾虞我詐、憑什麼要求所有人不是楊白勞就是革命者?

就好比《三毛從軍記》裏的小三毛,抗戰艱苦的歲月裏做夢的時候夢見過自己成為抗日戰場上殺敵受勳英雄,也夢見過自己成為抽鴉片的地主,這都是完全可以抱著寬容的心態而理解的社會環境使然。

不過,唯一讓張立新鬆了一口氣的是:有這上百人站出來,動員更多的人出來也就有了基本的人手。

到了天亮後臨近中午不久的時候,連同甄別出來的營城下層軍戶,竟有包括三百五十多名青壯在內的上千名男女老少最終在張立新等人的“威逼利誘”之下站了出來。

程海站出來在臨時搭建起來的桌子台上麵對著被押送上來的總共三十多個很明顯不是窮苦人出身的男女老幼按照張立新之前準備的稿子說道:“鄉親們,這些莊田內盤剝百姓的人們如同天下大部分富貴之人一樣,騎在民眾頭上拉屎撒尿不是一天兩天了。。。今天,我就。。。”

此時的程海看了看一邊的張立新,發現張立新在權衡之後舉出了兩根手指,示意第二種選擇。

其實之前張立新思考了許久:曆史上的陝北農民起義是絕路之下的官逼民反,又有個別軍中骨幹和民間豪俠加盟,就這樣:最初的戰鬥力也不如宋明這樣軍隊中的真正堪戰之兵。

就自己這些民風遠不及秦地強硬的“強扭的瓜”?就算有幾天的整訓時間,而且有自己壓陣,但卻沒有人多勢眾的情況下,麵對明廷真正堪戰之兵的時候,能堅持哪怕在正麵肉搏交鋒之中麵臨兩個呼吸的時間而不敗退麼?不交投名狀,那恐怕是沒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