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機運(2 / 2)

為了避免空城計的誤會陡生變數,在聖賢村內負責誘敵的人這時候以鬆木炮還有火箭接連不斷的向靠近過來的大隊人馬展開了轟擊。

團團的白煙從村中騰起,飛蝗一般的上千枚小鉛彈接連不斷的落在隊伍前麵,甚至隊伍之中。不少官兵馬匹都開始躁動不安起來,也有幾個人在這轟擊之中負了輕傷。

不過因為這些鉛子在二百步左右的距離上似乎相當無力,就是打在沒有鎧甲防護的四肢上往往也僅僅是被砸出個小腫包而已。並沒有身披鎧甲的人被打死打傷,也僅僅是給開進中的官軍隊伍帶來一絲麻煩而已。

如果是威遠營中對火炮之術鑽研很深的人,就會從這些襲來的炮火中察覺到一絲蹊蹺。隻不過不論王文清還是馬參將又或者隊伍內的其他人,秉承很多人的習慣,對於細節並不善於研究。

“炮隊就在這個位置上開火吧!讓那些賊人知道知道什麼叫‘東施效顰’嗬嗬!”隨著馬參將一聲令下,早就做好開火準備的炮隊紛紛對準遠方展開了火力。

此時明軍中,並不是所有的軍隊都會像威遠營又或者外國傳教士們培訓出來的一些炮手們那樣重視射表與測距,但多少還是有一些多年來傳下來的經驗的。如忠順營中的炮隊也懂得眾多火炮向一個目標開火的時候,各炮標準不同、角度一樣的試射,然後再選一個靠譜的標準讓各炮填裝。

當然,就算如此,二百步左右的距離也絕對不是一個適合輕炮開火的距離。隻不過這種兵力占據絕對優勢下的情況則完全另當別論了。。。

聖賢村之外隆隆的炮聲由慢到快,襲來的炮火幾經調整之後雖說仍然算不上多準確,不過在二百步左右的距離上轟擊村落這麼大的目標也漸漸發發正中了。

一些架在小霰彈上的二三斤中的實心彈猶如弩炮炮彈一般對於尋常土牆來說仍然算是不可承受之重,很多村中的房屋都在這連綿不斷的炮擊之下被砸踏下來。

當然,似乎對於攻堅來說:二十幾門行營炮和三將軍炮明顯還威力有所不足,於是馬參將就下令將王文清準備好的投石手向村內在炮火的掩護下接近到百步左右的距離上展開投射。

就這樣,很快就有上數百枚拳頭大小的碎石被拋射到了村落之中,瓦片和屋頂塌落的聲音之外似乎還有呻吟聲和惶恐不安的聲音從村中傳來。

隨後投石機展開縱火攻擊,整個村落都開始漸漸的燃燒起來,早就準備好的騎隊才開始漸漸的向村落逼近而去。

王文清並不是一個有多少軍事經驗的人,隻是此時此刻也下意識的感覺到有些蹊蹺:在這樣的攻擊之下,如果村落中聚集著防守的賊寇難道就一個人也不會慌亂潰逃出來投降麼?當然,這樣的念頭也是一閃而逝。

騎隊在輪番靠近村落展開偵查的時候,也終於漸漸的發現了一些不妥。。。

“這村子裏好像沒有人把手?”。

“會不會出埋伏!先撤吧!”

隻是此時此刻的張立新卻明白:此時自己不得不在並非最佳的距離上提前開火了。否則等對方撤的更遠,還不知道會有什麼變數,不能再讓之前河間野戰的情形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