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新等人利用恰到好處可以讓暴露的馬匹在有效射程內見血負傷的霰彈最大限度的發揮了質量並不怎麼樣的火炮效用,也給此時的忠順營巨大的震懾。隆隆的炮聲中,很多人想到的不是立刻組織己方炮火進行還擊,反而是後撤並在更遠的地方集結。如果不是張立新等人所掌握的火力乃至有效射程極為有限,說不定在這並不是很合適的距離上展開伏擊突襲,也能單靠炮火取得勝利。
隻不過撤退中的馬參將等人發現:似乎到了一定的距離之外,那些看起來不比三眼銃大號鉛子小的彈丸就算打在沒有多少防護的布衣之上也不過是讓人被打個並不見血的腫包而已,威力甚至不能對沒有盾牌的步兵構成危害。
同上一次交鋒的時候相比,這些暴露出來的山賊火力明顯加強很多,對付散騎圍攻的能力很顯然強了不少。但短板也很明顯:如正麵交鋒,很顯然:對方的投射火力和正麵陣戰能力似乎依舊不能跟此時兵臨聖賢村的大隊人馬相比。
“不要亂!賊人的炮火沒有什麼可怕的!沒有幾個死人!”不少軍官們努力的騎著馬在人群的後麵整頓著隊伍。
在明軍大隊人馬於二百步以外的距離上做好準備之前,還是炮隊最快反應了過來。猛烈的彈雨伴隨著對於此時的張立新等人所在的隊伍來說威力並不算太小的三斤實心彈躥射過來。同時還夾雜著零星鳥槍開火的聲音。
暴露出來的隱蔽陣地及附近接連不斷騰起的土花似乎徹底的壓製住了張立新所在的炮隊的繼續開火。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張立新也並不願意同投射力量明顯占據優勢的對手在過遠的距離上陷入這種消耗式的交鋒。很顯然讓對方攻到近前來並再展開一輪打擊才是最好的選擇。
然而,臨陣之上本就存在著各種考驗,運氣往往隻屬於有足夠韌性的隊伍。就忠順營二十多門火炮的輪番炮擊之後沒多久,幾部投石車也接連不斷把幾十斤重的毒煙彈和灰瓶投擲了過來。一時之間,並不算有多大的暴露出來的臨時伏擊陣地很快就被順著風向飄來的滾滾刺鼻的濃煙所覆蓋。。
此時的不少新生營內的官兵也終於佩服起了“將軍”的先見之明。如果不是利用占了水的棉布和輕紗遮住了口鼻眼睛很顯然在這樣的陣勢麵前就算不會大部分減員,也會有很多官兵不冒頭作戰了。
投石車和炮火的掩護之下,忠順營下馬準備好步戰和車站的隊伍也做好了準備,舉著還算兼顧的盾牌,還有人推著手推車改裝而來的盾車集中起來向隊伍所在的方向發起了衝擊。對整個隊伍危險的“大考”也終於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