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失國皇帝 遊化僧人(1 / 2)

南朝陳光大二年,也就是陳頊篡位那一年,釋慧思為躲避不同宗派的僧人加害,率數十僧徒從光州(今河南潢川)南下,來到了南嶽衡山。

當時衡山已經居住了許多道士,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處位於此山,以釋慧思為首的僧人欲於此山立寺,道人們自然不願意,雙方為此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為給自己找一個入住衡山的借口,釋慧思先將一具枯骨和一些僧人用的法器埋在地下,然後當著道人們的麵將枯骨法器挖出來,宣稱自己的一生、二生都是在衡山出家為僧,如今第三生,自然要繼續在此建寺修行。

這純粹就是睜著眼說瞎話,道人們也就將計就計,安排人偷偷將一些兵器埋在僧人們居住的山上,然後到官府誣告釋慧思等僧人私藏兵器,乃是齊國派來的細作。

這擺明了就是僧人和道人爭搶地盤,當地官府自然不願卷入其中,幾番推諉之後,以衡山九仙觀觀主歐陽正則為首的十四名道人便入京去告禦狀。

不想這一入京,道人們不但沒將僧人告倒,反將自己栽了進去。

剛篡位登基的陳頊本就崇信佛教,聽了釋慧思一番自辯,立即便下令以誣告罪處死歐陽正則等人。

而釋慧思卻以“不願害命”為由,請求陳頊下令,讓這十四名道人回到衡山給僧人當奴仆作為懲罰。

陳頊答應了他的請求,將道人們罰與釋慧思為奴,並賜下十四道鐵券作為憑證。

釋慧思回到衡山之後,立了一塊名為《陳朝皇帝賜南嶽思大禪師降伏道士鐵券記》,勒石銘記此事。

這件事對道人們來說是奇恥大辱,特別是那十四名被罰為僧人奴仆的道士,更是將所有的僧人都恨之入骨。

然而,佛門有皇帝撐腰,道士們也隻有打落牙齒和血吞,將所有的怨恨和不甘埋藏在心裏。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釋慧思在衡山還沒風光上幾年,韓端就將陳頊趕下了皇帝寶座,隨即便頒布了禁佛詔。

雖然禁佛的詔令在湘、桂等州郡並未得到施行,但沒了皇帝和朝廷撐腰,釋慧思等數十名外來的僧人哪兒鬥得過久居衡山的道士們?

半月時間不到,釋慧思費盡心血修建起來的寺院便被道士們強占而去改成了道觀。

而這數十名僧人也被趕出了南嶽,不得不重新背起行囊回到齊國。

眾僧人遊化到洛陽時,卻正好碰到了狼狽西奔欲投周國的陳頊一行。

兩人見麵,分外……淒涼。

半年之前,陳頊還是一國之君,高高在上,一言九鼎。

釋慧思還是得道高僧,受無數愚民百姓崇敬,坐擁上百頃良田。

如今陳頊淪為喪家之犬,釋慧思也不得不再捧起缽盂走鄉竄縣化緣。

而這一切,都是韓端所造成的。

因此兩人一見麵,感歎了幾聲“世事無常”之後,便你一言我一語地咒罵起韓端來,等罵得痛快了,釋慧思才對陳頊問道:

“陛下自何處而來?欲往何處而去?”

陳頊歎息一聲,將自己在鄴城備受冷落,欲西奔投周之事一一道來,釋慧思聽罷,卻對他說道:

“陛下前往周國,或許能得周主庇護,然而陛下以帝王之尊托庇於鄰國,除了能得一安身之所惶惶度日之外,又能有何補益?”

陳頊歎道:“亡國之君,有一安身立命之所足矣,又豈敢貪圖其餘?”

為了登上皇位,他忍辱負重好幾年,不惜害死兩名親侄兒,如今被打落塵埃,他心裏最想的就是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