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商人的定義(1 / 2)

“你說的不錯,這些確實是商人的通病,可是商人就真的毫無用處不曾?”楊廣反問著蕭瑀,

聽到這個問題蕭瑀明顯一愣,隨後問道:“難不成這些商人還有什麼作用?”

“本王問你,你所吃的糧食是哪裏來的?”

“當然是莊稼種出來的,”蕭瑀不明白,楊廣為什麼會問他這樣一個問題,

“那又是如何到你手中的呢?”楊廣再次問道,

這一回,蕭瑀沒有回答而是沉默了,

“不說話了是嗎,就讓本王來告訴你,你們吃穿用這些東西,不是商人製作的不假,

可是沒有商人作為媒介,你認為你們能夠用上這些東西嗎,佃戶將糧食賣給商人,商人將糧食賣給你們,這難道不是商業的表現嗎,”

聽到楊廣的話蕭瑀再次沉默,

在他出生以來,無論是從身邊的人口中,還是政策典籍上,都非常排斥商人,這些書籍中對商人的刻畫,都是重利輕義,毫無誠信可言,

可在楊廣說完之後,蕭瑀不禁反思了一下,

“請王爺解惑,”

蕭瑀服了軟,拱手對著楊廣虛心的請教道,

見到自己這個傲嬌的小舅子服了軟,楊廣難得的笑了笑,隨後說道:

“但凡是商人,都是做生意的,既然是做生意,肯定要講究利益,這乃是商人的原則,也是商人的本性,

但是有的時候,商人們會為了所謂的利益不擇手段的做一些事情,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就如同天下的官員難道都是清官嗎,不可能的,總有一些害群之馬出現,

商人也是如此,於是就有了商人唯利是圖,奸商這樣的名聲,不管是孟子,還是孔子,

他們都認為商人都是為了謀私利而不顧公義的人,所以他們認為商人就是唯利是圖的小人,因而瞧不起他們,貶低他們...”楊廣對著蕭瑀解釋道,

此刻楊廣所說,在這個時代完全都是一些離經叛道之言,要是今日他不陪同楊廣見到這些商業帶來的巨大利益,也不可能相信,甚至在楊廣說完直接揮袖子走人,

可是現在聽完楊廣的解釋之後,他似乎有一種感覺,楊廣說的好像真的很有道理,

有時他也不是沒有想過,質疑這件事,可是在封建王朝儒學正統的控製下,誰敢質疑孔夫子,誰就是叛經離道,

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爭鳴,到現在儒家的一枝獨秀,其餘各家各派的代表,都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

在這個時代,儒學就是唯一的正統,誰敢質疑,

其實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楊廣沒有說,也不敢說,

因為最終造成商業地位低下的原因,乃是當今皇帝,

商人居無定所四處做生意,不務正事,這個年代的正事,是什麼?農事!

連糧食都不夠吃呢,你跑去做生意做商人,誰還去耕作,這是其中的一點,

更有的就是商人有錢,非常的有錢,自古以來就有,有錢能使鬼推磨的說法,皇帝大肆打壓商人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害怕商人財富膨脹,從而爭奪權利,威脅道他們的地位,

再加上商人重利,不利於他們維護統治,

所以無論是皇帝,還是儒家學者,都不可能讓商人出頭,可以想象,楊廣這一次所做的事情有多麼艱難,

不過好在,楊老同誌作為開國帝王,加上他的皇位得來的不那麼光明,所以他迫切的希望做出一番功績,來證明自己配得上這個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