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在商言商(1 / 2)

一個人頭三貫,還要管他們出征期間的夥食?

袁紹心裏大罵公孫瓚不是個東西,又後悔沒早一些滅了他!

可現在一切為時已晚,並州和大同才是眼下天大的事情!

其實袁紹真想要這兩個地方?

如果再有從來的機會,他肯定這對兩地敬而遠之,可惜沒有如果,現在天下皆知這兩地是他袁紹的地盤,如果他就這麼放棄,他祖宗積攢下來的名聲也就被他敗完了,而且他自己的名聲也要跟著敗壞。

袁紹能有今天的家業,除了家族積攢下的財富以外,更多的是靠了祖上四世三公的名聲,袁紹可以沒錢,但是不能沒有了名聲。

所以,哪怕他知道並州和大同已經成為燙手的山芋,哪怕突厥已經把他三十多萬大軍打的潰不成軍,他還是得去把這倆地方從突厥人手中奪回來。

心裏雖然罵公孫瓚不是個東西,又後悔沒有早點把公孫瓚給滅了,但袁紹也不得不承認,公孫瓚這麼做並沒有錯。

他和公孫瓚結盟不是要去打別人的地盤,而是為了幫助他自己去收複失地,公孫瓚不要地盤,要點錢也在情理之中,可是突厥幾十萬大軍,他和公孫瓚出兵至少需要超過突厥的人數。

自己一方能派出二十萬,那公孫瓚自己也就需要派出二十萬!

一個人頭三貫,二十萬人就需要六十萬貫,而且這二十萬人馬的糧草,每天也是一個天文數字,袁紹臉色陰晴不定,最終他咬牙道:“好,公孫兄的要求,我袁紹答應了便是!”

“員工果然爽快!但是在下還有一個要求,還望袁公能夠答應!”

“說吧!”

“袁公身為一軍之主,想來知道培養出來一個合格的戰士有多麼不容易,他們從新兵入營到成為戰場上的奪命殺手,這些都是錢糧堆積出來的。我也不占袁公的便宜,死一個,袁公給三十貫就行了!至於那些安葬費,撫恤費,這些我公孫瓚自己出,就不跟袁公要錢了。袁公,答應我公孫瓚今天就派兵跟著袁公走,不答應,買賣不成仁義在,袁公大膽的把和幽州對峙的兵力調走,我公孫瓚絕不會趁著袁公兵力虛脫,冒犯冀州。”

老子他娘的跟你交了底,你跟老子說這個?

袁紹怒火中燒,恨不得衝上去一刀剁了公孫瓚。

這他娘的不是趁火打劫?

培養一個合格的士兵是不容易,可是哪裏用得著三十貫?你以為你的士兵是皇家軍營的野戰軍?

袁紹久久沒有說話,公孫瓚又開口了,“袁紹可是以為我公孫瓚在坐地起價?袁公你要是這麼想,那袁公可就大錯特錯了!袁公,我問你,幽州的前刺史是誰?”

袁紹想都沒想,直接道:“劉虞!”

“是了!那麼下在再問袁公,現在劉公身在何方?又擔任何職?”

“身在朝廷,擔任……”說到這裏,袁紹說不下去了,他頓時明白了什麼。

劉虞以前在幽州執政,盡職盡責,嘔心瀝血,口碑名望都是相當的好,現在離開幽州,成為朝廷裏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這樣一個人入朝後能忘記幽州的老百姓?

不等袁紹捋清楚,公孫瓚便道:“沒錯,劉公現在身在朝中擔任中書令!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早在今年年初,劉公便將皇家軍營的訓練之法通過書信交於在下。想來袁公也知道,朝廷的皇家軍營訓練一個士兵的成本有多高,一個人一個月就需要上百貫,我公孫瓚是個窮鬼,沒有那麼多錢,劉公暫時也無法對幽州進行經濟方麵的幫助,可是我公孫瓚也是傾盡所有把所有的錢都投入到了士兵的訓練當中。至今已經是十月份,這十個月,我公孫瓚在一個士兵的身上投入的沒有上百貫,但是三十貫總是有的。袁公如果不信,那在下說什麼也都是多餘,在下還是那句話,買賣不成仁義在,袁公盡管調兵遣將便是,我公孫瓚絕不會乘人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