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人道:“臣昨天已經核算過。袁紹攻打幽州,出兵二十萬,而他去年在司隸、並州損失的兵力差不多四十萬,若按照傳聞他有七十萬兵力的話,那他現在隻有三十多萬人。帶二十萬人去幽州,青冀並三州隻有十幾萬兵力,如同虛設!皇家軍營派出一萬人去幽州便可,剩餘的一萬老兵,兵分五路把袁紹的大本營冀州給拔掉,然後在幽州邊境生擒袁紹。”
劉協皺眉道:“大軍一路更推過去,朕倒是不擔心,可是糧草怎麼辦?帶的糧草多了,反而成了累贅,可帶的糧草不足,抵達不了沒了糧草,難不成再派人回來?”
“陛下,這一點臣也考慮到了。臣認為,糧草完全不用擔心,目前民兵已經訓練了大半年,單兵作戰素質對比不了野戰軍,但也不是尋常士兵可比擬的!民兵成立的初衷是保家衛國,但是他們想要上戰場隻有一個機會,那就是長安被人攻城的時候,可這個機會很渺茫,若長時間不讓他們做一些事情,他們便會認為朝廷是在敷衍他們,時間一長,心裏必生不滿,若有人因為不滿投了其他諸侯,反而是朝廷得不償失。所以,臣以為,雖然不能讓民兵上戰場,但是可以由他們為皇家軍營押運糧草!”
頓了一下,宋立人繼續道:“這樣一來,皇家軍營就無須擔心斷糧!”
百官一個個看著宋立人暗暗點頭。
宋立人這一番言論並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他可是出身軍營,要是這點謀略都沒有,他哪裏夠格當戶部尚書?
哪怕情報是昨晚才送回來的,今天上朝宋立人已經把戰略部署都給做好了,這也隻能說是宋立人的分內之事。
宋立人真正讓大家滿意的還是敢於對外發動戰爭!
不像小皇帝那般畏畏縮縮!
戰爭哪裏有不死人的?
沒有能力的時候,不對外發動戰爭,不去懲治不臣,大家都能理解,可明明有了這個實力的時候,就因為害怕死人而滿足於現狀,這是君王?
袁紹屢次挑戰皇家威嚴,挑戰朝廷底線,小皇帝偏偏就是這麼隱忍。
皇家軍營的能力是厲害,可厲害不去收拾那些割據的諸侯,任由他們禍亂一方,再厲害又有什麼用?
可朝中沒有兵部尚書,誰也不好說這話,隻能憋在心裏。
宋立人擔任兵部尚書,其實大家都是不讚成的,他出自皇家軍營,皇家軍營又是小皇帝親自訓練出來的,俗話說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宋立人又能好到哪裏去?
可沒想到,宋立人直接說出了生擒袁紹的話,大家頓時對宋立人刮目相看。
轉而,把目光投向了劉協,因為最終的話語權還是在劉協。
劉協閉上眼睛,沉思了片刻,睜開雙眼道:“就按宋尚書的來辦吧。出征的時候,去皇家醫學院找華佗要些醫學生,有了傷兵,立即讓他們進行救治,確保傷亡降至最低!”
……
幽州邊境。
軍營內。
一眾披著戰甲的武將看著坐在主位上眉頭不展的公孫瓚。
公孫瓚現在很苦惱,也很後悔。
苦惱自己麾下沒有一個人能抵擋顏良文醜的鋒芒,短短兩次交鋒,自己折損了七員大將。
後悔自己為何當初答應與袁紹結盟。
想著想著,怒火中燒,霍然起身把案幾上的東西全部嘩啦在地上,道:“袁紹這隻披著人皮的畜生,我當初真是鬼迷心竅答應與他結盟,他單方麵毀約不再給我們鐵礦石也就罷了,竟然還率兵過來攻打幽州,畜生!袁家真是沒有一個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