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
若是自己不求援,朝廷收拾的也不隻是袁紹,一定也會捎帶上幽州。
朝廷既然是想要一步步的收複被諸侯割據的城池,豈會在乎誰對誰錯?
肯定是各打五十大板!
看來袁紹撤退不光是因為在朝廷手上吃過虧,而是他也和自己一樣想通了。
既然無法挽回,那就隻能撤退了!
公孫瓚和袁紹不一樣,袁紹是一個自負的人,他以為自己能扭轉一切,但公孫瓚不這麼認為,他知道若是朝廷大軍進駐幽州以後他麵臨的是什麼。
深吸了口氣,公孫瓚下了決定!
撤退!
草原當然是不能退的!
但幽州還有一個被所有人忽略的一個地方。
幽州並非隻有北平一帶,還有遼東!
世人皆以為幽州隻是被自己占據的一塊,但所有人都忽略了公孫度所占據的遼東。
朝廷必然也會自動忽略,若自己這個幽州刺史率軍進入遼東地界,公孫度豈能有怨言?若是敢拒絕,直接打下來便是!打不過袁紹,還收拾不了一個小小的公孫度?
當即,公孫瓚召集起所有武將,下達了命令,全體撤退!
……
袁紹還是低估了朝廷!
準確的說他低估了朝廷的速度。
他以為朝廷從長安到了幽州至少需要五天時間,可沒想到,在他撤軍後的第二天清晨朝廷大軍已經到達幽州。
更讓他出乎意料的是,朝廷大軍這一次不再是依靠馬車,馬匹來運人運糧,而是他在長安的探子帶回去消息中的那種無需依靠馬力人力,隻需要加入一種什麼柴油便可日行千裏的汽車。
看著一車車或載人或載物或載火炮的汽車,袁紹心裏有些不是滋味,若真有一支軍隊來冀州,那麼至少前天就已經抵達冀州境內,現在至少已經拔掉至少十幾座城了吧?等自己的信件送到長安的時候,那支隊伍應該來到自己麵前了吧?
到時,這支隊伍和範陽城內的隊伍對自己兩麵夾擊,自己還能走得掉?
袁紹身邊的許攸勸說道:“主公,現在到了選擇的時候了,冀州是不能待下去了,青州和並州選一個吧!若是信件送至朝廷,朝廷就此罷休的話,到時候再回來冀州也不晚,但若是朝廷故意刁難信使或者故意讓傳令兵放緩速度,傳令兵沒來,咱們就已經被朝廷大軍兩麵夾擊了。”
“嗬!”
袁紹不屑的笑了一下,但這隻是表麵,他的宏圖大業已經在這兩天被磨了一個差不多,今天見到那些運載人、輜重以及火炮的汽車後,僅剩的一點點雄心壯誌也被磨平。
但是他不能表露出來,他知道一打表露出來,自己將麵臨著眾叛親離的下場,忠心的人當然會有,但絕大多數人在麵臨自己和朝廷之間的選擇的時候,恐怕也會選擇朝廷吧?僅剩下一小部分的忠心人又有何用呢?
隨即,袁紹道:“去青州吧!你給朝廷上書的那晚,我已經讓人前往冀州各地傳我命令,想必現在沒有遭受朝廷攻擊的城池,大軍已經開始往青州方向進軍了吧。”
選擇青州是經過袁紹慎重考慮的,許攸勸說他那晚,他就已經考慮過,冀州若是失去,青州被幽州、冀州、徐州給包圍,青州還有孔融這個真正的漢室宗臣,若自己不在青州擁兵自重,不用多久,青州肯定被朝廷給收複。
反觀並州有郭圖坐鎮,他還是放心的。
若退去青州,朝廷還是執意攻打,他還可以依靠青州靠海的地理優勢,乘船離開。
反觀去了並州,朝廷執意攻打,他節節敗退,最後的出路隻能是草原,草原豈能容得下自己?肯定是不可能的。
……
皇家軍營來到涿郡,發現涿郡城牆完好如初,並沒有遭到破壞,但是女牆、城門口卻沒有一個守衛。
前來支援幽州的主將張國強派出偵察連進城打探一番,這才知道原來公孫瓚已經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