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賈詡心裏是看不上劉協練兵的方式的,什麼練為戰,什麼訓練時候多流汗,戰爭時候少流血,別看皇家軍營被劉協訓練的紀律,單兵個人素質都很不錯,任何一個人都能看得出來是一支虎狼之師,可賈詡不這麼認為。
在他的觀念裏,隻有身經百戰的才算得上是虎狼之師,隻會紀律,隻會埋頭訓練,且連血都沒有見過,這算哪門子的虎狼之師?
不過是窩裏橫罷了!
等將來上了戰場後,戰爭的殘酷會給劉協狠狠的上一課,讓劉協知道以戰養戰,邊戰邊練這才是讓將士們成長最快的辦法。
所以,賈詡對於劉協安穩發展的模式,他並不著急。
直到左慈師徒倆發明出來炸藥以及火藥,製造出來火炮,又出兵一萬去了司隸一趟,以一比一萬多的傷亡率,把袁紹殺了一個落荒而逃之後,賈詡這才真正的意識到,原來不是劉協太自信,而是自己的思想太保守。
皇家軍營的戰鬥力真正在戰場上發揮出來後,賈詡開始搞不懂劉協了,他覺得劉協這個人真的讓人很無語,明明有了這份實力,可以挨個把那些諸侯們收拾掉,一統江山,可劉協就是以各種理由、借口,不外對出兵,更可笑的理由是害怕傷亡。
聽聽,害怕傷亡,這多麼可笑的說辭呀!
這可是戰亂年代,尤其你還是皇帝,怎麼可能避免戰爭?
戰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是己方死的多就是敵方死的多,哪裏有不死人的?
再者說,不管哪一方死的人多,那些死去的人不都是大漢的人嗎?
在成功收複失地,實現一統之前,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哪怕是你不對外出兵,他們還會自己相互殘殺,以及因為戰亂帶動的連鎖反應,諸多的百姓失去家園,成為流民,他們的結局也已經注定了。
如此算下來,傷亡比朝廷對諸侯們出兵傷亡率更嚴重。
但是到了現在,賈詡發現自己又錯了!
劉協才是真確的!
先說以前的以各種理由、借口不對諸侯出兵,首先這一點上來看,劉協直接為長安減輕了不少的負擔。
長安死掉一名士兵,算上士兵從入伍到死亡後的各種費用來算,至少在二十萬貫。
沒有戰爭,沒有死亡,這才讓長安有更多的錢去做基建,去搞研發,建工廠,長安才能有了現在的實力!
狠下心把袁紹給收拾掉後,這不荊州和揚州就坐不住了?
收拾袁紹雖然皇家軍營沒有死亡,受傷的人也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所花掉的錢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現在還沒有完全統計出來,但就現在統計出來的數字已經超過兩千五百萬貫,賈詡估計等算出來後,這個數字還得再多出來一千萬貫!
三千五百萬貫!
這還是在沒有給袁紹排兵布陣機會,直接殺入袁紹大本營的情況下。
若是不出兵就能收複荊州和揚州,至少就能省下七千萬貫!
差不多是長安一年的稅收。
有了這七千萬貫,對於朝廷日後太有用了!
賈詡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抽了兩根煙,回憶了這兩年長安的發展,開始給荊州的劉表和蔡瑁兩人寫信。
現在雙方還處於商談階段,賈詡當然不會直接替劉協擬旨,送到荊州去。
……
朔方。
侯亮和蒲元甲兩人早已經沒有了當初白白淨淨的模樣,風吹日曬的,臉、脖子、手這些常年暴露在空氣中的部位和有衣服遮掩的部位成了兩種完全不同的顏色,嘴唇幹裂,手上也全部都是凍瘡,看了讓人心疼。
蒲元甲還好一些,畢竟他是真正吃過苦頭的人,隻是去了長安以後苦日子才到了頭。朔方的苦日子對於他來說,遠遠比不上以前當流民的日子,畢竟在朔方是工作,一日三餐,到了晚上還有溫暖的房間,又沒有人監督,自己監督自己,對他來說這就是神仙般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