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之後,好多人的離開給我很大的觸動,但考慮到貸款、壓力的因素,我沒有選擇離開,當然也是因為沒有更佳的去處。
工作中的煩惱有時會被帶到生活的中,大寧快兩歲了,最近是我的小貓就發生了幾次爭吵。有的時候是簡單的幾句拌嘴,有的是教育觀念的不一致,有的是生活管理的不一致。年輕的夫妻在這個時期,都或多或少有些問題。一個人與另外一個人相遇初始時,總是會展現好的一麵,但慢慢相處後就會發現個子的缺點。當從兩個人變成三個人的家庭生活後,又會衍生出更多的問題,比如說教育觀念。我記得那段時間,我們爭吵不斷。
有一次,我下班回家,有點疲憊,工作也不是太順利。小貓在做飯,我和大寧臥室玩,印象中似乎是大寧總是纏著我幫著要什麼,我被纏的不行了。
強硬的說“不行,大寧!”
大寧看我很強硬的回絕,就開始哭了起來。我當時就很生氣,對著正在哭鬧的大寧屁股就是一巴掌!大寧正好站在床邊上,打他屁股這一下有些重,打的大寧幾乎晃倒在床上。小貓看到了就說我小題大做,對孩子沒輕沒重,我那會兒在氣頭上,和小貓大吵了一架,結果就是冷戰了好幾天!直到我主動道歉才算是結束冷戰,大寧也算無辜的被冷落了一陣。
那會兒的我認為帶小孩需要強硬一點,沒什麼道理需要將,不對的事情就是不行,否定遠遠大於肯定。現在想想,對於小的孩子來講過於死板,不講情麵,偶爾動手表明態度,造成親近度減弱,諸多不好的影響。小貓和我那會兒也是剛剛開始麵對孩子,小貓照看的多,好多時候對孩子的關愛過於細膩,擔心孩子這個、那個,也不利於孩子獨立成長。在好多問題上,我倆的態度都是相左的。現在我倆算是統一的差不多了,我們將孩子生活分成兩個方麵,生活和教育。生活呢?由小貓主導,我提提看法就行;教育呢?我來主導,慢慢提提建議,總算是和諧好多,至少不會太為難孩子吧。
很快來到2月份,過年了。我和小貓商量著回家,這也算是第一次帶大寧回老家。
臨近回家前,我在網上搶票,那會兒可沒有攜程、12306APP什麼的,都是在官網上進行訂票,或直接去火車站排隊買票。我記得那一年是在火車站排隊買的,因為網上根本搶不到,排隊大概排了三個小時,總算買到了。
我們回家的行程是比較曲折的,28那天晚上11點,我、小貓、大寧,從D城的火車站出發,沒有高鐵,我們先坐了4個小時火車,大概淩晨三點多到了S1城。在S1城的候車室,我們三個等待下一趟中轉車輛。S1城到我老家PQ縣城的發車點是早上8點,我們就在候車室足足等了五個小時。回想起來,感覺還是比較糟心的。S1城的冬天最低溫度差不多要零下20度左右,候車室暖氣又不是很暖和,等車的人也比較少,又困又冷。大寧還好些,帶了小被子,在離暖氣片比較近的椅子那邊睡的不亦樂乎。我和小貓呢?我倆隻能輪流抱著。當時我是下決心,一定要改變這種情況,買車?但終究抵不過生活的窘迫,無法實現。隻能選在白天從D城坐火車到S1城,再等3個小時,坐晚上的火車從S1城到老家PQ縣城,這個總算不是那麼遭罪。。
至於開銷麻?回去一趟還是很大的,幾乎年終獎金的一半吧。那會兒老媽總是問我,你這月月工資也不少,年終也有一些獎金,怎麼每年都感覺不攢錢呢?我和小貓也質問自己,但每次細細的算下來,都是捉襟見肘的,城市的生活就是如此。直到多年後,父母來我這邊居住一陣後才能體會一點。
談到回家就感慨好多,不過不管怎麼樣,三口人,第一年,經曆了熬夜、經曆了倒車、睡了硬臥,總算在“囧途”中回到了老家。當進門口那一刻,看到老媽臉上欣慰笑容的時候,一切都是值得的!老爸老媽看到他們寶貝孫子大寧時,別提多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