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的嘉應市機場還沒有飛往燕京的航班,隔壁的JY市有,不過機票價格讓人“心如刀割”。
為了節省機票錢,古爸古媽一致決定讓古一南去羊城搭乘火車進京,雖然時間上要多出足足幾十個小時,可是對經濟並不富裕的家庭來說,是最佳的選擇。
羊城天河客運站,經過8個小時顛簸的古一南拖著行李箱走出車站。
他沒有直奔火車站而去,而是伸手招來一輛出租車,來到天河城廣場旁邊的賓館再次辦理入住手續。
他準備在羊城呆上兩天,然後乘坐航班直飛燕京,到埠之後再跟家裏報平安,粗略的計算一下,和乘坐火車的時間相差無幾。
放下行李稍事休息後,古一南便前往東南電腦。
此時的太平洋數碼廣場已經開業,人流量和其他電腦城相差無幾。
這個時代的電腦城和商場一樣,競爭全靠營銷,拚的是策劃方案,與後世為了爭奪客源拚命降價的手段有著天壤之別。
實際上這和電腦城的商戶也有關係,眼下電腦的價格動不動就是上萬塊錢,消費得起的家庭占極少部分,有實力銷售的商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每一家電腦城或者數碼城開業,這些商家都成了運營方的拉攏對象。
而在商家看來,電腦城多了,意味著市場的人流會分散,誰也吃不透到底哪一家會最終火起來,於是就像撒網一樣,這裏開一家,那裏開一家。
慢慢的就形成一種奇怪的現象,商家在銷售的時候,好像是自己的左手在與右手博弈,客戶也是蒙圈,好像這個老板剛剛在那邊見過,現在這邊又見到了。
古一南到東南電腦的時候,隻有王向東一個人在在桌子上忙著整理厚厚的銷售單,原本堆在店鋪最裏麵的原箱存貨已經少了一半有餘,看得出來這幾天業務進展很順利。
做生意就是這樣,每一個老板都希望貨如輪轉。
隻要貨能走,就會有現金流水,哪怕利潤再低,流水大了以後,也一定能賺錢,隻是賺多賺少而已。
如果貨物積壓不動,就算利潤再高也是白搭,你都賣不出去,還何來利潤可言。
王向東對古一南突然來訪很是意外,放下手裏的單據起身迎了過去。
王向東招呼古一南坐下,在桌子底下摸出一瓶礦泉水遞了過去:“阿南,你怎麼來了?”
古一南接過礦泉水喝了口:“我去燕京路過羊城,所以過來看看,最近怎麼樣?”
“阿南你的建議就跟以前咱們打遊戲開大招一樣,天天都有新客戶一招拿下,而且現在的銷量節節攀升,說好的鋪貨試賣,結果人家第二天就來補貨,你記一大功勞。”
“那就好,咱們先把雙飛燕這個品牌經營好,銷量穩定之後,跟廠家要代理合同,到時候再往下一級市場發展。”
“阿南你真是塊做生意的好材料,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這方麵的問題,咱們想一塊去了。”
古一南聞言笑了笑,心裏暗道不是兄弟厲害,作為一名要臉的重生者,如果這些都做不好,重生者的自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