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2)

“轟隆!”

巨響傳來,煙塵四起,混亂中,陳郡柱國府外矗立了四十五年的貞節牌坊隱隱倒塌了一半。看熱鬧的人們七嘴八舌的說著話,廢墟附近緩緩走去一個老太太,她穿著素淨的衣裳,滿頭銀絲,步伐老邁。

一陣風吹來,帶了一股子清香,老太太的步子頓了頓:“竹墟溝裏的荷花也開了!”她渾濁的眼閃了絲光,仿佛看見那個夏夜裏,英姿颯爽的少年騎著駿馬送來碧綠蓮蓬時對她大喊“曼清”時的歡悅模樣。然而很快,眸子間迸發的光卻因清香的散去又變得黯淡了。

“老夫人,五少爺來了!”

鳥鳴般的聲音打破了思緒,曼清回過神來,心底明了那個會為她撲溝采荷喊她“卿卿”的少年早已不在了。轉身望向背後,柱國府前,在一群仆人的簇擁中走出了個幹淨的少年,他有力的扶住了顫巍巍的老人,一臉擔憂的望著她:“祖母,好好的為何要拆了這貞節牌坊?”

“文兒,不必怕,貞節牌坊是因祖母而立,自當也要由祖母來毀!”曼清動了動幹裂的唇,溢出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來。她凝視著眼前對自己滿臉關切的少年許久,輕歎一聲:“四十五年了,我也累了!”不明所以的少年望著臉上布滿憂傷的祖母,老人此時正在發呆,他眼底閃過一絲不忍,他知道,祖母定是又思念祖父了。

但以往祖母也不曾如此勞師動眾,弄得人盡皆知,可今日……少年環顧四周,皆是對著祖母指指點點的老百姓們,偶爾幾個沒有參與的,全是蹲在廢墟堆裏撿銀片的。烈日當空,粉塵散去,拆卸碎石的下人們一撥又一波的忙碌著,往日那森冷壓抑的牌坊在此刻已然是一堆爛石。

“祖母,我們走吧,該用午膳了,父親已經在佛堂為你備好了齋菜!”少年看著仍沉浸著的老人,對她悄聲勸道,曼清聽見少年所言,醒過神來,看了看少年,又望了眼那曾如山般壓著自己的破碎牌坊,她點點頭,攙著少年一步一步慢吞吞的往柱國府走去。

她知道自己活不久了,牌坊今日毀掉了,她想,至少自己來日走時,能走的安心了。依稀間,她似乎看見了雪花漫天的景象,一如當年她出嫁時的天:

四十七年前的臘梅撲香季,西隴謝家五房禮部郎中謝茂的寶貝千金開心果謝曼清迎著漫天飛雪風光出閣。然而成親當日,輕信人言的謝曼清出爾反爾,使盡招數不肯出嫁,氣的親娘嘔血暈闕、苟延殘喘半年而亡;而其親姐也因此事於月子中憂心,終虧了身子、病死榻上;而父親祖母也因這樁樁種種,不願再與謝曼清往來。

謝曼清嫁入柱國府兩年,卻未出一子。謝曼清雖仗著有夫君李博軒對其的疼愛,但終歸避不了受人挑唆。時正值北疆動亂,民不聊生。元宵後,知曉李博軒領了皇命並即將出征的謝曼清因受挑撥而吵鬧著阻止李博軒離去。最終,李博軒帶著對謝曼清的不滿與失望前往北疆平亂,卻誤入敵軍圈套,身死沙場。

四十五年前的驚蟄日,黑沉沉的天飄著牛毛細雨,千餘名百姓為上柱國將軍李博軒送喪。而李博軒七七當日,龍恩天降,當今聖上親自題字,派人在柱國府外六十餘尺的地方建立了一座新的貞節牌坊。

自此,謝曼清自請搬出正院。她帶著對親娘的想念、對姐姐的悔恨及對丈夫的思慕退居在柱國府最偏冷的郊園內長伴青燈古佛,而府外那座滿是榮光的貞節牌坊卻如陰冷囚牢般,苦苦壓著她,叫她動彈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