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朝臣先後稟奏,說的大多都是大燕內部的事情,鮮少有說到邊境他國的,在場應該有不少人都知道南孟最近動蕩不安,怎就沒人說起呢?
雲長青本是想說的,可是燕北秦早就提醒過他,南孟的事情誰說都可以,唯獨他說不行,既然太子這麼說了,那他就隻能保持沉默。
燕北秦不讓雲長青說的原因很簡單,今日他是一定會說擴大屯兵營的事情,南孟是此事的引子,如果此事由雲長青的嘴裏說出來,那在皇帝看來,豈不就是他和嶽丈大人兩個人一唱一和的在唱大戲嗎?父皇本就多疑,此事關係重大,更要小心翼翼。
燕北秦沉默著,沒有開口提起任何事情,如果今日沒人說起南孟的問題,那他就隻能等明日再說,下朝之後再做安排,可是這樣一來,無疑更加危險,父皇何等的小心,此等大事一定會派人仔細盤查,稍微有點把柄被捏在手中,便是萬劫不複!
正當燕北秦愁眉不展的時候,丞相上前:“皇上,老臣有本奏。”
“丞相請說。”
“啟稟皇上,近日南孟白天夜裏都在練兵,有強兵之嫌,南孟意欲何為昭然若揭,老臣以為大燕不能坐視不管,理應有所反應。”
丞相知道的事情,皇帝自然也是知道的,這件事情他也非常煩惱,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南孟對大燕本就虎視眈眈,原本以為嫁過去一位公主表明大燕要與南孟長期友好的意願,南孟就不會如此猖獗,沒想到他們更加肆無忌憚,送去的公主反倒是成了南孟的對付大燕的質子,這讓皇帝非常懊惱。
“諸位愛卿可都聽說了?”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小聲討論,但沒有一人站出來說知道此事,如果說知道,皇帝下一句就會問,既然知道為何不說,為何一定要等到丞相說了才承認知曉此事?
大臣們總是小心翼翼,以自保為主,在場數百名文武大臣,有幾個真心為百姓謀福的!
皇帝冷哼一聲:“諸位愛卿看來是都不知道,朕養你們這些人到底有什麼用處!”
群臣跪拜:“皇上息怒,臣等有罪!”
皇帝搖頭歎息:“朕今日一直在等,等你們之中誰會開口說起此事,也就隻有丞相,隻有丞相!”皇帝說著,用力拍打龍椅把手,因說話用力過度,不斷的在咳嗽。
“皇上保重龍體啊。”
皇帝深呼吸一口氣,緩和了一些才開口:“丞相,此事你認為該如何處理?”
“啟稟皇上,南孟的練兵的目的如此明顯,若是大燕置之不理,一來叫人看了笑話,二來世人還以為咱們大燕是怕了南孟,論地方,大燕的地界遠比南孟要多出六倍不止,論人數,大燕更是比南孟要多數十萬,怎麼說都該是南孟懼怕大燕,而不是大燕懼怕南孟。”
“丞相說的有理,朕也是這麼想的,可到底該如何反應,該如何做才能既讓大燕有所顏麵,又讓戰爭不必發生,戰爭大燕不怕,可是一旦有了戰爭,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朕實在是不願看到如此殘忍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