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都是那種比較優秀的,女方本身有工作,而且現在又調到市裏來了,市裏的工作跟鎮上的差別可大著呢,要是普通的關係人家可不願意給你調,多少人眼巴巴地看著那一個職位呢。
好在王柔也爭氣,到崗位上沒多久就適應了新生活,之後更是提出了好幾個建設性的意見,其餘的人算是服了。
男方也不錯,家裏就隻有一個父母一個弟弟,妹妹還是北大高材生,上了很多次報紙那種。政府明裏暗裏地對這家人都挺照顧的,而且他們家跟孟家的關係也不淺啊,可以說,這林家,在黑在白都混得開。
房子又是獨門獨院的,那院子裏種菜都嫌寬呢!
現在普遍都是一大家子擠在筒子樓裏過日子,這種有自己房子的人家是多麼有約。
這樣的家庭,女方要是嫁過來,不用伺候一家老小的。更何況,張春花跟那些惡毒婆婆也不一樣,人家講理,思想又新潮,跟鄰裏關係也好。來淮南住了那麼久,就沒聽說過跟誰紅過臉。
多少想將閨女嫁給林文軍的人都失望得很,這樣的好家庭可哪裏找喲。
幫廚地早早地便將食材準備好了,之後就等著林汐可掌勺了。
至於林文軍,早早地便和林文兵一起去接親去了,孫磊當司機,開上了轎車,後麵都是一溜的自行車,大家看著都覺得稀奇得很呢。
在經過了一係列繁瑣的禮節後,林文軍將王柔抱上了轎車,王柔媽眼裏有些淚光,鄰居們紛紛勸慰。
“別哭啊,你女兒這是去市裏過好日子去了,你看看,男方的多重視她啊。”
王柔媽笑著擦了擦眼角:“沒哭,沒哭,我高興還來不及呢。”
王柔爸也點頭,別的不說,就說這借這麼多自行車也不容易呢。
聽說林家還有兩輛自行車呢,這別家買一輛恨不得將家底都掏空,更是費勁巴拉地到處攢票,換票,怎麼到了林家這,自行車就跟批發似的呢。
更難得的是,林家人承諾給王柔一輛自行車騎著去上班,剩下的那一輛家裏公用。這林家,對王柔是真的重視。而且汐可跟王柔還是朋友呢,也是這麼多年的情誼了,肯定也不會虧待她。
聽著外麵車喇叭響了,林汐可便知道是王柔和林文軍來了,立馬讓人將已經做好的食物端了出去,可以準備開飯了。
王家送親的人來了許多,張曉紅先手腳麻利地將酸梅湯端了出去,讓這些人消消暑。
這湯是林汐可剛教她做的,她剛學會,所以這酸梅湯她也就打打下手。
大家哪喝過這湯啊,現在能有口吃的就不錯了,哪有那個經濟條件去嚐鮮。
於是這酸梅湯很快就收到了送親隊伍的歡迎,大家喝了一碗又要了一碗,張曉紅都笑眯眯地給人添上了。
至於這桌上的糖果,大家更是想都沒想過呢。
這咋這麼富裕呢,他們一年到頭吃的糖果都有限,怎麼到了林家這裏,就跟不要錢似的?
送親的人羨慕地看著王家夫妻:“你們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