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南涼奸細這事,在此這前,在朝中大臣眼中是一樁好差事,隻要稍微有點背景的人,都想接下這樁差事。
接下這樁差事,旁的不說,至少自己一定是安全的,與自己親近的人也是安全的。
作為查案的欽差,就是再怎麼蠢,再怎麼查,也不會查到自己頭上來吧?
要是查到自己熟悉的人,還能為他們遮掩一二,怎麼看都是一件好事。
除此之外,還能撈不少好處。
這些好處當然不是那些奸細給的,奸細給的好處他們也不敢收,他們收的自然是清白人家的。
你說清白人家,為什麼還要給好處?
嗬……奸細這種事誰能說得清?
隻要查案的人說你有可能是,本著寧可錯殺也不放過的原則,皇上也不會放過你。
為了安心,就算明麵上不給查案的人好處,私底下也得行個方便吧?
人家沒有坑你,某些時候就是幫了你。
不過,那是之前,在八位大人傷的無法上朝、辦公後,就再也沒有人想染指這樁案子了。
套前任刑部尚書私下那句話:天知道,能不能活到把證據,交給皇上的那一刻。
先前,他們覺得前任刑部尚書太傻,這麼好的踩人上位的機會,他居然放過了,還丟了官職,但看到其他人不是斷胳膊,就是斷腿,所有人都開始讚前任刑部尚書英明。
難怪,不是世家出身,卻能在刑部尚書之位一呆就是十年,果然是老狐狸。
人,天性趨利避害。先前還有人主動站出來,將這樁案子攬下,但現在皇上提起此事,滿朝大臣都站在原地不動,被皇上點到名的人,有膽量的就會說自己沒有那個能力,沒膽量就老實應下,然後……
等著斷胳膊,斷腿。
沒有讓他們失望,凡是應下來要查此案的人,很快就會受傷。
又有兩位大臣受傷後,皇上終於死心了,認命了。
說是文武百官,但真正能站在朝堂上,得用的也就那麼幾個,再傷下去大殿上都站不滿了,他也沒有趁手的臣子可用了。
沒有辦法,皇上讓人宣了北王進宮,把這件事交給北王去辦。
滿朝大臣聽到皇上這個任命,一個個長鬆了口氣……
北王好!
北王一直中立,在朝中沒有任何關係,也不與任何大臣來往,他不會偏幫任何人,更不會故意陷害任何人,他們這些清白的人可以安心,不用擔心被奸臣陷害了。
而且,北王自身本事高超,一般人奈何不了他,他們就不信南涼太子的人,能傷得了北王。
其實,在袁家主受傷後,朝中就有不少大臣,想要把北王推出來,但想到前不久明珠公主橫死的事,一眾大臣又乖乖閉嘴了。
明珠公主之死影響極其惡劣,對皇室的影響難以估量。雖因沈卿、北域和邊境的事,讓眾人暫時忘了明珠公主之死,但那是他們這群大臣,京中的百姓可沒有忘了。
就是現在,街頭巷尾、茶樓酒肆仍舊有人在談論明珠公主的事,也就是皇上在宮裏不知曉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