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拾園位於城外,與情人山隔江相望,站在拾園的觀景台上,隱約還能看到情人山的工人挖石抬土。
不過,距離稍稍有一點遠,隻能看個大概,並不真切。
要不是這樣,江河也不敢放心大膽的動手,要知道情人山裏可是藏著大秘密的……
世家自是有特權的,王家的馬車一出,路人紛紛避讓,就連出城也不用停下來檢查,要不是城外的路顛簸,楚九歌都不知道他們已經出城了。
出城後,時不時就在路上,看到往同一個方向走的馬車。這些馬車得知後麵是王家的馬車,同樣放緩速度走了一旁,把路讓了出來。
能收到王梓鈺詩會邀請的人,沒有一個是無名小輩,不說個個都是世家公子出身,但自身才學一定不會差,未來就算不能科舉入仕,也能被貴人舉薦入仕。
可就是這麼一群未來準官員,他們卻甘願給王家的馬車讓道,可見王家在士林學子中的地位。
王家的車夫也講究,有人避讓,他都會放緩速度道一聲謝,才前往。
就是一個趕車的下人都這般有禮,可見王家的家教……
先前,楚九歌隻跟王梓鈺打過交道,還真沒有怎麼感覺到王家的權勢之大,但今天她卻是見識到了。
難怪皇上想動王家,又不敢動。
一個在士林學子中地位這麼高的家族,已嚴重影響到了皇權,不除,皇上何安?
可除,要怎麼除?
東林的科舉是近十幾年才推行下去的,東林建國最初並沒有科舉製度,為官全靠大士家舉薦,就是現在舉薦製度仍舊有效,甚至起了絕大性的作用。
東林建國到現在,也沒有根除舉薦製,除去少部分寒門子弟,是憑科科舉入仕,朝中絕大多數官員,都是靠舉薦入朝為官的……
王家在前朝便是世家大族,族中學子、名士數不勝數,這些人交結的又俱是有才之輩,王家可以說是人才濟濟,皇上想要維持朝廷運轉,當年離不開王家,現在也是一樣。
東林建國最初,或者說東林老的那一批官員,現在在朝中占舉足輕重地位的那些官員,除去武將外,基本都是靠王、謝二家舉薦上位的,其中又以王家為最。
那些人得了王家的舉薦入朝為官,位居高位後,又怎麼會不記王家的恩了?
這樣的情況下,皇上要動王家,要動謝家,不是一般的難……
當然,這些跟楚九歌並沒有關係。
站在她的立場,是世家權大,還是皇上權大,對她來說都沒有差,左右權利都集中在少數人手裏。
皇家與世家不可共存,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對大部分百姓來說,是世家壓過皇室,還是皇室壓過世家,對他們的生活也沒有太大的影響,不管誰的權利大,他們都沒有學習知識的可能。
頂多,就是對讀書人有影響。
世家權大與皇家權大,決定他們是效忠皇上,還是效忠世家,是為朝廷辦事,還是為世家謀利。
……
半個時辰後,馬車在拾園門口停下。
王家的拾園占地千畝,裏麵種滿了名貴的花草,平日對外開放,許學子進園喝茶論道、聊詩做畫。今日王家也沒有封園,隻將王梓鈺舉辦詩會的梅園封了起來,無函的不得進入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