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士子入官場有兩種渠道,一種是通過地方官員舉薦,另一種則是科舉。
相比舉薦,自然是科舉的份量更重,皇上也更喜歡用,通過科舉考出來的官員,但是……
不管是哪一種,寒門學子都少得可憐,哪怕每次科舉,皇上都派人盯著,寒門學子也極少有能考出來的,就算能考出來,也取不到好的成績。
不是科舉製度不公平,而是寒門學子識字、求學的路,被大世家阻了。
書籍大多都在世家手中,各大書院的院長、先生,大多與世家權貴有關,就算偶爾招收一兩個寒門學子,那也是天賦極佳,數量極少的。
東林每隔三年就一次科舉,每次科舉取進士兩百餘人,但科舉在東林已實行了幾十年,每一屆科舉考出來的寒門子弟,最多不過二十餘人,而這還是世家放水、皇上強製幹涉的結果,如若……
如若每一年,各大世家都將家中學子盡派出來,寒門子弟很有可能一個都考不上。
不需要主考官做手腳,單憑才識,世家子弟就能壓寒門學子一頭。
便是入了官場,那群寒門學子除非能力非同一般,不然到了地方上為官,沒有一絲助力,麵對上峰、同僚有意無意的打壓,能有建樹也隻有寥寥數人。
不是他們的能力差世家子弟太多,而是……
他們沒有資源。
在官場行走,你可以才識不夠,你可以學識一般,但你不能沒有資源,沒有人脈。沒有這些,除非你天賦異稟,把事情做得漂亮到,讓人忽視不了,不然誰給你報功勞?
你自己上報?
那也得要你報得上去,報上去了能呈到皇上麵前,呈到皇上麵前了也有人為你說話,皇上願意信你,不然……
你便是功勞再大,那也是上峰的。
在東林有一句話,叫做五品以下靠能力,五品以上靠出身。你的出身,一開始就決定了,你能在官場這條路,走到多遠……
至於軍中?
現在不是戰亂紛飛的年代,便是偶有大戰,除非實在出眾的平民軍官,不然一般人也很難冒出頭。
冒領軍功在軍中比比皆是,普通人拚死拚活打一場,最後除了一點物質上的賞賜外,什麼也沒有……
在現在的東林,要出頭不管是從文還是從武,都得要有背後勢力支持。
這股勢力可以是世家,也可以是某個權臣,甚至也可以是皇上,但……
皇上離得那麼遠,有多少人能靠到皇上?
你才幹不是頂頂尖,皇上憑什麼看到你?
是以,哪怕皇上再三打壓世家,想要剝奪世家的權利,仍舊有許多學子、能人,願意投向世家,願意聽從世家的差譴,與世家利益抱在一起。
這些官場上亂象,平王不知道皇上知不知曉,但他在底層生活了十多二十年了,他看得比誰都清楚。
想要安排人手進官場、進軍中,靠皇上是不行的,他必須從世家中撕開一條路,讓世家人把份額讓出來。
原本,他是想借趙如意的手,讓在場眾學子欠他一分情,然後該拉攏拉攏,該讓對方出讓利益,就讓對方出讓利益,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