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西鳳的將領皺起眉頭,不安的道:“我覺得,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我們還是早做準備的好。”
他的家族在西鳳位高權重,他雖遠在前線,但西鳳都城的消息,他都能在第一時間知道。
據他所了解的消息,因連著吃了幾場敗仗,再加上北林遲遲拿不下榮蘭,他們陛下已有退出三國盟約的打算。
畢竟,他們西鳳與東林並沒有解不開的死仇。三國聯手,有利益他們西鳳自然不會退出,但現在看來……
北林在榮蘭拖住北王的兵馬,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反倒被北王的人拖住了主力。
南涼在東林製作的混亂,雖然影響很大,先前也確實動搖了東林的國本,但是……
北王一站出來,南涼鬧出來的那點小混亂,給東林帶來的那點小麻煩,立刻消失了。
當然,這也不能說南涼留了一手,南涼太子無能,實在是北王這人……
在東林的名聲太盛了。
當年,四國大比,北王在東林顏麵掃地之際,橫空出世,將他們三國的強者全站踩在腳下。
那一戰,為北王在東林奠定了無人能及的名聲和威風,哪怕這些年東林皇帝不斷抹黑北王,他們也跟著煽動東林百姓,往北王身上潑髒水,也動搖不了東林百姓對北王的崇拜與信任。
北王鎮守北域的功勞太大了,任何人都抹殺來了。
尤其是今年,東林皇帝昏了頭的設計陷害北王,把北王從北域調離,派什麼太子、巫族少主去北域,致使魔族動亂,無數百姓慘死,進而又讓他們西鳳、北林和南涼三國鑽了空子,害得東林百姓飽受戰火侵襲,更是叫東林百姓記得北王的好。
想來,近十年內,東林的百姓都會記得,因為皇上錯誤的決策,害得他們妻離子散。又因北王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保住了他們的家園。
一如當年的四國大比,隻不過這一次過後,北王的名聲將會更盛,東林皇帝更不可能動北王。
但同樣的,東林皇帝與北王之間的矛盾,也會越來越激烈,兩人更是無法共存。
這對他們三國來說,是機會。
聽說,他們皇帝就是聽了太子的一番話,決定退出不說,還要順手把北王捧到神壇,捧到讓東林皇帝忌憚不已,不得不除掉北王的高度。
不得不說,這計很毒。
他們太子殿下這一計,要用得好,會比千軍萬馬還要好用,談笑間就能將對手給滅了。
隻是這些,他都不能說,不僅不能說,還要表現得比北林、南涼更想打敗北王。隻要這樣,他才能取得北林與南涼的信任,才方便暗中動手腳,拖北林與南涼的後腿,讓北王大獲全勝,讓北王取得世間將領,從來有過的戰績……
要是能借此,把北王的野心捧出來,那就更完美了。
一個心胸狹隘、忌憚臣子功高的皇帝;一個手握重權、功高震主、野心勃勃的異姓王。
這兩人要是鬥起來,必將天地變色,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