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功過,千古罪人北天驕(1 / 2)

死十人,傷百人,滅敵軍三萬人馬,收回一座城!

前線大捷的消息傳回朝廷,同時北王毀了一座城,害死城中數萬百姓的消息,也傳回了朝廷,引得朝野上下震動……

北王的功勞無可否認,但同樣北王的罪過,也無法抹去。

“北王確實在短時間內,收回了嘉雲關,收回了四座城,但是……有多少無辜百姓,因他而橫死?不說這一戰,就前麵幾場戰役,北王不顧我東林百姓死活,執意攻城,為成全他的無尚功績,眼睜睜的看著無辜百姓橫死而無動於衷,這真是大丈夫所為?”一個蓄著小胡子的中年文臣,站在大殿下,趾高氣揚的道。

為了證明他的話,他還將前線戰士,還有收回的那三座城中百姓的口供呈上。

“陛下請看……這是前線百姓與戰士對北王的評價。北王確實是贏了,確實是收回了四座城池,但他的勝利是踩著我東林百姓的屍骨獲得的……他的眼裏隻有勝利,根本沒有百姓的死活,他這樣的人不配帶兵。”那人一臉悲憤,好像北王殺了他們全家一樣。

“陛下……話不能這麼說。我東林十八城落入敵軍手中,城中百姓盡皆落在西鳳、南涼和北林三國手中,成為三國的俘虜。北王帶兵收回失地,如若西鳳、南涼和北林三國一拿人質威脅北王,北王就不動,那一座城也別想收回來,且城中的百姓會死得更多。以極少數的代價,換取更多人的生存,北王沒有錯。”

“是呀,陛下……北王要是投鼠忌器,因北林三國手中有人質,就不敢進攻,這仗也就不用打了,直接投降算了。”

“要是顧忌對方有人質就不能出兵,要保證每一個落到敵軍手中的俘虜都活下來,那就不用派北王去打了,直接接受三國的意見,割地談和。”

在京城經營了一年,跟老丞相交好,北王也收獲了不少文臣的支持,再也不像以前那般,皇上一開口訓斥北王,文武百官都跟著罵,沒有人為他辯駁一句。

現在,一有人指責北王,就有文臣武將站出來,為北王說話。

但,比起為北王說話的官員,指責北王的官員更多。他們當中有的是了為了指責而指責,但更多的還是因這件事,而對北王的行為不滿……

“北王這是不顧忌人質的死活嗎?打仗必然會死人,這一點我們都清楚。死幾百、幾千人也就算了,可這一次呢?一座城的百姓呀!近十萬人呀!如若不是北王狂妄自大,妄自尊大,不將百姓的生死看在眼裏,北林、西鳳和南涼三國,又怎麼會對我國無辜百姓下手?”

“那滿城的人都是因北王而死!如若不是北王用兵不當,錯失先機,城中的百姓又怎麼會無辜枉死?”

“要不是北王從來不在乎城中百姓的生死,從來不在乎人質的生死。北林三國又怎麼會隨意殺城中的百姓?正因為北王的不作為,讓北林三國的人認為城中百姓無用,才會毫無顧忌的殺了他們。要知道,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

“陛下,城中的百姓雖不是死餘北王之手,卻是因北王而,請陛下下旨降罪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