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心機,本王要不高興了(1 / 2)

說完了江南的事,北王十分有心機的,順嘴提了一句王梓鈺的病。就像是突然想到一樣,輕描淡寫的說了出來,但是……

這絲毫影響不了,這句話說出來的效果。

楚九歌震得眼情都瞪大了:“梓鈺動不了了?怎麼可能?我來之前,給他的藥方,是有鞏固效果的。他的身體隻會越來越好,不會越來越糟糕”

“太勞累所致。”北王還真知道原因。

也不等楚九歌問,北王就把京中發生的事,說給了楚九歌聽……

先前,為了能讓楚九歌給王梓鈺治病,王家拿出了大半的家產給皇上,隻為買楚九歌一回命,讓皇上暫時不殺楚九歌。

王家的做法無可厚非,一個優秀的繼承人,遠比隻有價格沒有價值的產業重要,但王家二房卻極為不滿,認為此舉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這兩年,王家二房一直借這件事,打壓王家大房。。

王家二房有國師與皇上的暗中支持,一個個自以為本事大如天,待王梓鈺回來後,成天與王梓鈺爭,什麼都要爭上一爭。

王梓鈺自是不會把這種跳梁小醜放在眼裏,出了幾次手,就把人壓了下去,但架不住二房背後站的人是皇上。

有皇上的支持,王家二房安靜了一陣子又蹦噠出來了。這一次,他們倒是沒有跟王梓鈺別苗頭,而是被人唆使,參與科舉猜題。

不知是他倒黴還是被人坑了,二房那位取代蕭四,有王四之稱的公子,酒醉時按題做了一篇文章。那篇文章隻有小範圍的人知曉,沒有流傳出去,甚至那位王四公子酒醒後,都不記得自己寫過文章,但是……

兩個月後,科舉考試,考題就是王四酒醉時所做的題目。那一場科舉,有三位與王四走得近的舉子,他們把王四當天酒醉時所做的文章默寫了出來,當考卷交了。

三份一模一樣的答卷,要說這裏麵沒有問題,誰都不信。

但這事並沒有爆出來,科舉舞弊要爆了出來,那群考生指不定要鬧上一場,鬧上一場事小,要因此對朝廷,對科舉的公正性失去了信心,那才叫糟糕。

主考官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私下找到皇上請罪。皇上暗中命人查了此事,一查就查到王家頭上。

那三個寫出相同答卷的舉子,一口咬定他們三人事先沒有見過。都說考題是王四私下給他們的。文章也是王四交給他們的,並保證他們按著寫,一定能考上科舉。

王四自是不會認,但其中一人,手中有他親筆寫的文章。文章上落了時間,也落了他的印。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王四就是不認也無用。

王家是世家大族,在讀書人心中地位極高。王家不僅出資建書院,為書院提供書籍,還會資助舉子科考,各大書院有名望的先生,有大半出自王家。

王家人似天生就會讀書,王家出來的人,無論是才識還是學識都遠超同齡人,再加上王家手上還握著舉薦的名額,王家處事也公正,舉薦的名額從不用在自家人身上,王家在讀書人心中的威望就更高了。

這樣的王家,名聲好的就是皇上也害怕,但要是……

讓人知道,王家參與科考舞弊,甚至左右科考結果,會如何?

讀書中心中神聖的王家,會瞬間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