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還不夠!
王梓鈺用實力證明了,什麼叫天才少年,什麼叫天縱奇才!
以一戰三國天才,王梓鈺不僅沒有輸,還贏得十分輕鬆,明明是緊張、刺激的比賽,王梓鈺卻從頭到尾都一派閑透,不見半點緊張與不安,可見他的強大!
三天三夜!
北林、西鳳和南涼精心培養出來的,精通三十六門學科的天才少年,一一敗在王梓鈺的手上,一個個從他們自己設的九尺高台上跳了下來。
看著對手跳下九尺高台,王梓鈺臉上的笑容沒有變,在把最後一個對手送下九尺高台,王梓鈺也沒有一絲動容。他即無歡喜也無悲哀,就好像獲勝的人不是他一樣,就好像沒有人從他麵前跳下去一樣,在眾人歡呼中,他不帶一片雲彩,瀟灑離去……
事後,有人指責王梓鈺冷血無情,虛偽狡詐,明明有才華,卻眼睜睜地看著近百名大儒才子跳下高台才現身;也有人指責他得理不饒人,殘忍暴虐,既然贏了,為何還要“逼”對方跳下高台?
對於這些尖銳的指責,王梓鈺微笑以對,隻說了一句:“弱者即正義,你們給我上了一課。”
很明顯,那些散播不利王梓鈺言論的人,必有西鳳三國的人,他們輸得這般慘,不弄死王梓鈺怎麼甘心?
可惜,王梓鈺不是脆弱的人,當年的他才十六歲,正是意氣風發、鋒芒畢露,西鳳三國無疑是撞在槍口上。
也就是這一戰,王梓鈺名動天下,成了東林讀書人心中的神,無人可以取代!
奈何,天妒英才,之後王梓鈺被病體折磨,漸漸消失於人前,五年前更是銷聲匿跡,一點動靜也查不到。
但,王梓鈺消失了,京城的百姓卻沒有忘記他,他們還記得當年那個,站在九尺高台,力挽狂瀾的天才少年,他們一直在等,等那個少年回來。
等了五年,等了十年……他們心中那個一身玄衣,閑庭信步踏上九尺高台的少年回來了,卻在進城之際被人伏殺,他們怎麼能接受?
城中那些激動的百姓,聽到王梓鈺身邊那小廝的話,沒有往外擠,但他們卻拚命的高喊:“來人呀!官差呢?官兵呢?你們都是死人嗎?快!快救二公子!”
“二公子不能有事!他是我們東林讀書人心中的神,你不能出事!”
“二公子要是出事了,奴家也不活了。”
……
城內,百姓一個個擔憂不已,恨不得以身代之;城外,守城將領也是一刻不敢耽擱,帶著手下的兵馬就衝了出去……
他不知道,膽敢在城門口對王梓鈺對手的人是誰,但他們知道,要是王梓鈺真要出事了,他們就完了。
就算王家理智,知曉不是他們的錯,不會跟他們這群小人物計較,城內那些百姓也能撕了他們。
王梓鈺在這些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高,他們是領教過了的。
守城的將領與士兵們根本不敢多想,提著刀拚了命的往前衝,而在他們快要靠近馬車的時候,奇怪的事情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