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慘遭血洗,朝野震蕩,人人自危。皇上下令,命大理寺、刑部和京都府衙聯合查辦此案,並要他們在三天內偵破此案,捉拿凶手。
大理寺三部門也不負皇上的期望,在期限內捉拿到行凶的歹徒,以及幕後主使者,隻是……
當朝廷把幕後主使者暴出來,朝野又一次震蕩了!
王家二房!
兄弟鬩牆!
不管是人證還是物證,皆指向王家二房,而王家二房的當家人,也對血洗王家主宅的事供認不諱。
“是,是我帶人血洗了王家大宅,那又如何?我殺我自家人,與你們何幹?”
“王家的繼承人是我,該住進王家大宅的人也是我,那是我的家,是我的家。你們口中那位道德高尚的王相,他用卑劣的手段搶走我的繼承人之位,鳩占鵲巢,我血洗王家大宅有什麼錯?”
“我那哥哥,平庸無能,誌大才疏,卻野心勃勃,一心想把王家推上至高無尚的地位,成為獨一無二的世家門閥,卻不想自己有沒有那個本事。”
“當初……我拜名師、娶賢妻,名滿京華,世人誰不知王家玉郎天資聰穎,風采過來?世人誰不知,我才是王家屬意的繼承人?”
“我那哥哥本事不大,野心卻大,要不是他生了一個好兒子,你以為他有資格住在王家大宅嗎?”
“你們這些人別被我那哥哥給騙人,他看著端正偉岸,實則卑鄙無恥,要不是他……”
王家二房的當家人,半點顧忌也沒有,在衙門破口大罵,罵王家,罵死去的王相,罵死去的王家老太爺和老夫人,罵他們不公,罵他們虛偽……
除了罵王家外,王家二房的當家人,還不斷往外抖落王家那些所謂的,不為人知的隱秘事。
那些事件件樁樁駭人聽聞,讓圍觀的百姓一度懷疑,王家二房的當家人,口中所說的王家,與他們知曉的王家,不是同一個。
在王家二房當家人嘴裏,高潔正直,傲骨錚錚的王相,不過是一個虛偽奸詐的小人,背地裏滿是男盜女娼,甚至他還說,王梓鈺不是王家大夫人所生,乃是婢生子,最是低賤不過。
總之,王家在他嘴裏,就沒有幹過一件好事,王家上下所有人都對不起他,他才是王家的繼承人,他是清理門戶,朝廷沒有資格審問他,也沒有資格定他的罪。
王家慘遭血洗一案,由大理寺、刑部與京都府衙共同審理,因此案影響惡劣,皇上金口一開,要他們公開審理。
公開審案便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比如犯人在刑堂上胡言亂語。
這個時候,主審官就該站出來,保持刑堂的肅穆與莊重,不說與案情無關的話,但是……
大理寺卿、刑部尚書、京都府尹的三位主審官,卻像是什麼都不懂的官場新人,任由王家二房當家人在刑堂上,將王梓鈺那一脈罵得體無完膚,任由他往王梓鈺那一脈身上潑髒水。
圍觀的百姓什麼都不懂,聽到審案的官老爺,任由王家二房說,便認為這些都是真的,一個個憤填膺,不斷的交頭接耳:“原來王家竟是這樣的王家!”
“什麼世家大族,禮儀詩書傳家,我呸……一屋子的男盜女娼,真是惡心,虧得我以前那般喜歡王梓鈺,現在想想就覺得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