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兩個字,但未盡的意思王梓鈺卻明白,王梓鈺沒有一絲猶豫,輕點頷首,“是。”是北王的人。
“難怪!難怪!”幾位大人相視一眼,眼中滿是深深地戒備與慶幸。
好在,他們本分,沒有多想,不然今天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想到這裏,幾位大人不約而同的豎起大拇指,讚了一句:“北王,大義!”
手握玉璽,掌控宮廷的將領又是自己人,可北王卻能在這種情況下守住本心,沒有借機大開殺戒、血洗皇宮,血洗皇上的血脈,還將皇位給了小皇子,這不是一般的大義。
“有些事,眾位大人心裏明白就好,本官雖是攝政大臣,但還是要對皇上,對北王負責。些許小事,皇上純真善良不會與眾位大人計較,但這不是眾位大人不守本分的原因。”王梓鈺知道,在場幾位老臣,對北王越過他們,欽點他為攝政大臣而不滿,甚至有人在打聽今天宮裏發生的事,想要借機發難。
王梓鈺倒是不懼這些人發難,隻是現在這個情況還是要以穩妥為主,他沒有那個閑功夫,跟這些人內鬥在,而且這些人惹毛他無事,惹毛了北王,可就不是小事。
幾個老臣明了了王梓鈺的敲打,臉色一變,可隻有一瞬就恢複了正常,也顧不得王梓鈺年紀比他們小,資曆不如他們,齊齊站起來,朝王梓鈺作揖,“多謝王大人提點。”
如若是以前,依王梓鈺的好脾氣、好風度,必然不會受這一禮,但此刻王梓鈺卻是淡定地坐著,坦然的受了這一禮。
幾位大人作揖低頭時,借著寬大的衣袖作遮掩,相視苦笑。
東林的天,真是變了。
他們不認也不行。
幾位大人一禮完畢,王梓鈺才施施然的開口,請幾位大人落座。
幾位大人剛坐下,王梓鈺又站了起來,“本官還有別的事要辦,大行皇帝的後事就按祖製辦,各位大人把章程寫出來,呈給本官過目即可。”
說完,王梓鈺便大步離去。
這一次,無人敢攔,隻在王梓鈺離去後,麵麵相覷,而後無人敢說一言,老實的辦王梓鈺交待的事。
王梓鈺從議事廳出去,就大步往宮外走,“讓人備馬,本官要出城!”
“大人?”隨行的侍衛快步跟在王梓鈺身後,以為自己聽錯了,不由得提醒了一句,“這時已經關了城門?”
“本官讓你備馬?”王梓鈺腳步一頓,目光淩厲地掃向侍衛。
侍衛嚇得一哆嗦,連忙應是。
王梓鈺一出宮門,侍衛與快馬就備好了,王梓鈺一句話也沒有說,接過韁繩,輕躍上馬,策馬朝城門口趕去。
宮內,袁將軍收到消息,笑了笑,道:“王大人有進出城的權利,盯著王家在軍中的那位就行了。”
袁將軍信奉書生造反十年不成,王家要是有造反的能耐,那人也不是王梓鈺,而是王家那位剛被請出山的小叔。
“是,將軍!”小兵恭敬的退下。
與此同時,正趕往城外,為北王清理皇上隱在暗處的人手的暗麟,也收到了王梓鈺出城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