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
這一次,她說的話對他來說衝擊太大,跟他從小學習的固有觀念完全不同。
這讓他心底裏莫名有些慌亂,他的臉色白了幾分,忍不住下意識地找了理由:“身為臣子,有勸誡君王的本分。君王做得不好,吾等自然會……”
“會怎麼樣?上奏折勸誡?如果皇帝不聽呢?繼續勸誡?跪著勸誡?還是死諫?”
寧詩婧諷刺地笑了一聲,忍不住搖頭道:“裴公子讀過史書,難道亡國之君座下就真的沒有良臣?那些勸誡昏庸帝王的大臣,最後怎麼樣了?”
勸誡如果真的有用,這個世上就不會有覆滅的王朝了。
裴玉卿抿了抿唇,沒有說話。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皇位上的人總是在換,甚至朝代也會更替,但是百姓是永恒的。”寧詩婧忽而覺得有些乏味,指尖點了點茶盞的邊沿,冷聲道:“哀家希望,裴公子寒窗數載,為的是這天下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為了什麼所謂的君王。”
“君王哪裏用得著你們操心?吃得好穿得好,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天底下的好物隨意選用。可用不著你們多費心了。”
這世上總有人去操這些沒有必要的心。
君王富有天下,這些做官的人與其整天考慮君王怎麼樣,怎麼就不能多看看還在為吃飽飯穿暖衣掙紮的人呢?
所謂的忠臣直臣如果想的都是這些,還不如叫鍾玉珩這樣的奸臣大權在握,好歹實打實地為百姓們做些事情。
裴玉卿的心內動蕩,他的長睫顫了顫,察覺到寧詩婧的眼底帶著微不可查的失望,忍不住一震。
他艱難的握緊了拳頭,從懷裏掏出一個精致的,有著三個圓孔的小木盒放在桌上,推到了她的麵前。
她疑惑的抬眼看他,沒有動。
“這是學生親手做的一個小玩意兒,送給娘娘解乏,還請娘娘收下。”他咬了咬舌尖,借著這股痛意神思漸漸清明,低聲道:“除夕時候學生還沒回京,錯過了時間。這會兒雖然有些晚了,還是想跟娘娘親口說一聲新年快樂。”
短暫的錯愕之後,寧詩婧忽然有些哭笑不得。
這算什麼?給她拜個晚年?
她張口想要拒絕,然而不等她說話,裴玉卿已經收回手,重新提起了桌上他贏來的花燈,猶豫了片刻,才道:“娘娘一番金玉良言,振聾發聵。隻是畢竟與學生所學背道而馳,學生還要仔細思量,才能知道到底怎麼才是對的。”
“不過學生相信,娘娘自己心中自然有自己堅信的道義。能夠有為之堅持的信念,並且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總歸是好事兒。”他溫柔又灑脫地笑了笑,眼神裏帶著包容。
他雖然暫時還不能完全認同她的看法,但是卻並不因為她的看法跟世俗乃至聖人所說的不同,而針鋒相對。
他永遠都是清朗如明月的君子,不過照見的是同類還是異類,都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