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秋去,冬來。
\t轉眼又是年節將至。
\t杏花村延續以往的熱鬧,越近年節,村子裏的喜氣越濃。
\t大冷的天,村口古槐樹下也不缺說八卦的老頭兒老太太,一大幫子人穿著厚厚的棉襖子,提著火籠子,聚在一塊口沫橫飛。
\t這幾個月來,村裏人聊得最多的就是從魏紅那挖來的八卦。
\t關於南陵之外的北倉,一個在百姓眼裏很是遙遠的國朝。
\t聽說幾個月前,北倉突然變天,老皇帝寫了禪位詔書,將皇位讓給新帝繼位。
\t百姓們最八卦的倒不是那個,而是那個新繼位的皇帝,竟然是曾經來過他們杏花村的廷王。
\t有記性好的老家夥,還記得那位穿著白衣坐著輪椅,看起來爾雅風流的年輕人。
\t沒想到,他居然成了北倉的新帝,而且還從輪椅上站起來了。
\t“那時候囡囡也在北倉呢,她既然在,段王能站起來我一點不奇怪。”
\t“嘶,囡囡在,阿修也在,你們說北倉突然換了皇帝,不會跟囡囡、阿修有什麼關係吧?”
\t“這怎麼好說?北倉離我們遠著呢。再說了,有沒有關係又能怎麼著,囡囡是肯定不會做壞事的。”
\t老家夥們齊齊點頭,極讚同。
\t他們杏花村福囡囡絕對不會去做壞事,更不會去害人。
\t如果有,那肯定是別人的錯。
\t有人在人堆裏左右打望,想找找柳家大院裏人的蹤跡,沒找著。
\t“這幾天好像沒見著柳老哥跟柳嫂子出來嘮嗑,我還想問問他們囡囡跟阿修什麼時候回來呢。”
\t“嗨,他們兩老現在有孫兒萬事足。光窩在大院裏逗孫兒都夠他們忙活一天的,哪有閑工夫出來跟我們嘮嗑。”
\t“可不是,就算巴豆紅豆、七七都不在,大院裏也還有三個娃兒呢,夠他們樂嗬的。我還不願意他們來,每次來了老炫耀,好像誰還沒個孫兒似的。”
\t大槐樹下善意的哄笑浮起,在周圍飄蕩很遠。
\t大院裏的情景還就像老家夥們猜的那樣,柳家兩老有孫萬事足。
\t有小喜鵲,有豌豆。鄰近年節,柳知夏跟傅玉箏也帶著毛豆回來過節了。
\t有小娃兒在,大院裏每天都熱鬧得不行。
\t柳家人坐在堂屋裏圍著火盆,看毛豆以大哥的身份照顧兩個小奶娃娃,個個臉上就沒斷過笑容。
\t“毛豆在京城學得好,現在看著越來越像個小公子哥了,也像知夏現在的樣子。”柳老婆子道。
\t“自然是像知夏現在的樣子,要是像他小時候,那就不是公子哥,是皮猴。”
\t老爺子的話引來一片哄笑,柳知夏在笑聲中無奈扶額。
\t柳大笑罵,“你這樣子還不服氣怎麼的?要我說你現在的樣子那都是裝出來的,小時候才叫本性。”
\t“他小時候跟知秋是半斤八兩。你們看知秋現在是什麼樣,就能想象知夏以前是什麼樣。”身為娘親,陳秀蘭給兒子身上補一刀,又引來一番哄笑,“你爹說你裝,一點沒說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