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春江水暖鴨先知 第三章:無恥之極(1 / 2)

且說木連暖帶著眾兵士往東南方一通緊跑,可算是擺脫了李樾的一番糾纏。王鑒之卻是緊緊跟隨著,並沒有準備去滁州。木連暖有些奇怪,問道:“鑒之兄弟,你正好隨李樾回滁州去,正好了卻你父親的擔心,也省得他老是記掛我驃騎營。這一路上李樾老想把我們帶過去,大多就是為了你。”王鑒之露出了可憐巴巴的沮喪神色,哭喪著臉說:“四哥,你可別趕我走,回去滁州我啥也幹不了,跟著你還能幹點保家衛國的正事。”

包不凡笑道:“王大少爺,咱們這裏缺吃少喝的,別委屈了你。況且咱們也沒個俊丫頭伺候你,呆我們這裏沒啥意思。回去吧。”

王鑒之揚起鞭子便揮了過去,罵道:“好你個無情無義的包不凡,我救了你兩次,你便是欠了我兩條命,你怎麼敢來笑話我,我抽不死你。”包不凡低頭避過,嗬嗬一笑,策馬衝向前去。包不凡在鍾離守城大戰時,被幾個匈奴兵圍困,情勢危急,緊要關頭,王鑒之的神箭發揮了水準,三下五除二,解決的幹淨利落。再加上城破後王鑒之冒險相救,還真是兩次救命之恩。

連暖道:“鑒之,別鬧了,先跟著吧,等到了建業,你再離開不遲。快走吧,可別叫李樾追上來。”

王鑒之道:“四哥放心,這邊岔路不少,李樾也難知我們走哪一條,想追上,門都沒有!”說罷,馬鞭響起,一路向前奔去。

慢慢的,揚州的景象近了。揚州,這是一個在中國曆史上留下了顯赫聲名的一座城市。不隻是它的繁華和富庶居東南之最,秦漢之後,這裏的城市規模日漸增大,日漸繁榮,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城市風貌和獨特風格。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月夜美景的揚州號稱東方的月亮城。即是以夜色聞名,那麼夜幕中的玩意可是少不了的,最出名的自然是揚州聞名天下的十大青.樓,那真是流光溢彩、招蜂引蝶。至於不出名的,便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數不清。既有這樣的產業,人員流動性就大大增強,買人的、賣人的、玩人的,人山人海、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更是熱鬧非凡。

木連暖眺望著不遠處的接官亭。接官亭就是接待官員的亭子,據說是從漢朝時傳下來的。每有官員從此處進出揚州城時,便在此歇一歇腳,考慮考慮以前和以後的事情。久而久之,這個亭子也是大有名氣了。然而,看到這個亭子,木連暖心中突然有些發慌,頭皮發麻,總覺得有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連暖心中暗想:我為什麼會心慌,難道是不好的兆頭?就算是那李樾要追上來也沒什麼可怕,為什麼會心慌?連暖定了定心神,下馬走上前去。

這個亭子孤零零的建在野外的官道上,兩麵都是入雲的大樹,斑駁的陽光稀疏的灑在樹間的地上,總有些淒涼陰森的氣氛。連暖不禁緊收心神,緩緩步入廳中。忽聽的頭頂上一聲冷笑,接著一道寒光閃過,一把利劍直往連暖頸中砍去。正是那一劍橫江李樾的悄然一擊。

幸好上天示警,連暖稍有防備,隻見他身體如弓背般深深彎下,雙腳用力一轉,身子硬生生的旋了半圈,躲過了這迅如閃電的一劍。連暖顧不上臉麵,側身向外,全力滾去,總算是逃離了李樾的劍鋒。連暖躍起身來,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輕鬆的整了整衣服,看著李樾傻笑。

包不凡和儲才生帶著眾人衝了上來,連暖攔住了他們,說道:“無論怎樣也擺脫不了這個瘟神呢。可是既然到了揚州,再拉我們去滁州已是妄想。也罷,上次不小心被他擒住,今日我且跟他再戰上一回。你們可要當心,看到我快要落敗時,可記得早些出手幫我,可別叫我再落到他手中。那樣可就是丟人了,以後沒法在江湖上混飯吃。”

連暖附在包不凡耳邊小聲說道:“小包,咱們隊伍中可能有李樾的眼線,你馬上去仔細查查,看看有哪個人在路上的行蹤有可疑之處。一定要把他查出來,否則後患無窮啊。”包不凡點了點頭,悄悄的閃進隊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