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閹黨受縛(上)(3 / 3)

張焉把老田拉著坐下,溫柔地依偎在他懷裏,柔柔道:“皇上,把事情交給小檢,咱們應該相信他。再說,盡力了即可,成與不成,都得看上天的意思。”

老田把摟著張焉的手臂緊了緊,故作輕鬆道:“朕哪裏著急了,朕不急,不急。”

真的不著急嗎?那為何皇上摟著自己的手臂在微微顫抖呢?看來結果出來以前,皇上是睡不著了,張焉悠悠歎了口氣。

最難纏的魏忠賢已然被捕,其他的黨徒如什麼五虎無彪十孩兒四十孫中的關鍵分子,也沒有了其他的懸念。朱由檢親眼領教到了老田派給自己的侍衛的功夫,加上也有了逮捕魏忠賢的經驗教訓,加上適當的手腕計策,抓起其他的小蝦米來,自然是手到擒來。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逮捕兵部尚書兼左都禦史崔呈秀的時候,差點出了簍子。還好朱由檢腦子夠靈活,才在崔呈秀沒反應過來的情況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地將其逮捕。

最後一步自然是掃除其他黨羽,如內閣首輔顧秉謙等。這些個大員更是不能放過的。

這裏簡要提一下五虎無彪十孩兒四十孫和其他與魏忠賢狼狽為奸的朝廷大員,好讓大家對魏忠賢的勢力有一個朦朧的了解:

五虎無彪十孩兒四十孫:“五虎”為文職,包括工部尚書兼左都禦史崔呈秀、一年內由太仆少卿六遷至工部尚書的吳淳夫、一年內由大常少卿升至兵部尚書的田吉、太常卿倪文煥、左副都禦史李夔龍。“五彪”為武職,包括左都督田爾耕、錦衣衛都指揮僉事許顯純、錦衣衛指揮崔應元、東廠理刑官孫雲鶴和田爾耕的心腹楊衰。居“十狗”之首的是周應秋。此人善烹飪,魏忠賢的侄子、肅寧伯魏良卿最喜歡吃他燒的豬蹄。他升至左都禦史有賴於此,被人稱作“煨蹄總憲”。十孩兒四十孫更是人品繁雜。如李蕃、李魯生由知縣分別擢禦史、給事中。他們先投靠魏廣微,魏廣微失寵,改投閣臣馮銓,馮銓失寵,又投靠崔呈秀,因而被譏稱為“四姓奴”。

與魏忠賢狼狽為奸的其他朝廷大員:天啟五年(1625)以後入閣的大臣,大多為魏忠賢的黨徒。這裏包括顧秉謙、魏廣微、黃立極、施鳳來、張瑞圖以及魏忠賢被罷以後入閣的來宗道、楊景辰等人。表現最突出的當數顧秉謙和魏廣微。顧秉謙為首輔,掌擬旨批答,朝廷有一舉動,則歸美魏忠賢。魏廣微呈寄魏忠賢書劄,稱“內閣家報”,當時人叫他“外魏公”。

秘密擒拿黨徒這麼多,單憑朱由檢一個人,即使他能分身兩人,短短一個晚上的時間,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辦事情得有個輕重緩急,想要每頭抓、每頭硬是根本不現實的,所以這裏秘密逮捕的僅僅隻是其中的關鍵分子。

盡管這樣,但在辰時之前,圓滿完成任務的朱由檢把人送到早就等得不耐煩的老田麵前時,也已經超過了五花大綁的或文或武100多名魏忠賢黨羽。這還是朱由檢由於時間緊、人手不夠的情況,沒算上他們的家眷和客氏及其親眷,要不然在這個數的基礎上起碼還得翻十倍以上。

直到此時,老田高懸了一天的心才算是塵埃落定。主要分子已經秘密落網,如果保密工作到位,起碼可以緩個一兩天。而在這一兩天時間中,老田完全可以運用簡單的手段把涉案不深、情節不嚴重、地位低下、礙於形勢才投靠掛名魏忠賢名下的但是卻能起到關鍵作用的小官小吏給拉攏過來,暫時收服了。

當然,以後怎麼處理這些人,有一個成語叫做:緩兵之計。也就是說老田先暫時把他們穩住,最好是能為自己效力,但是等以後老田慢慢熟悉了之後,再不動神色地用老田信得過的人去替換他們。他們的下場,以後即使不會被老田殺,但也絕對不可能再有其他的掌權的機會。當然,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