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終章 英雄落幕(1 / 3)

2009年國慶大閱兵……

已經88歲的葉孝安受邀再次參加閱兵式,隻不過這回情況特殊了,不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國家為了表彰在曆次戰爭中有過戰功的老軍人,特意安排他們搭乘汽車接受民眾的謝意,這令葉孝安無比感動。

當天他認識了幾個跟他有著相同經曆的老兵。

“我叫葉孝安,我是……”

“聽說過,大名鼎鼎的血魔麼,我叫藍冰炎,以前也是那邊的!”身穿深藍色空軍軍服的藍冰炎握住葉孝安的手說到。

“我叫祁兵,坦克手!”祁兵笑著舉著手說到。

“還有我,我叫於劍,海軍的,起義過來的!”

“哦……”葉孝安睜著眼睛,激動的看著眼前的幾個人,“號稱空中死神的藍冰炎,當年參加過武漢空戰並擊落日軍王牌飛行員的戰鬥英雄?”

“哪有你說的那麼好呀……”藍冰炎笑著說到。

“還有你,裝甲人屠祁兵!我當年可是在戰場上經常聽到你的故事,你可是當年隨蘇聯紅軍參加過柏林戰役的王牌呀!”

“哈哈哈……運氣好點而已!”祁兵笑著說到。

“於劍,你可是海軍陸戰部隊的兵王呀!”葉孝安看著身邊的海軍老戰士說到。

“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嗬嗬……”於劍撓了撓光禿禿的腦袋笑著說到。

“葉孝安,你也不簡單呀,我們也是慕血魔的大名,特意要求跟你坐在一輛車上!”藍冰炎說到。

“嗬嗬嗬,都是共和國的戰士,盡管不是一個軍種,但都是戰友!”幾個老兵一起說到。

車子開動了,當鏡頭轉向他們的時候,全體民眾齊刷刷的向英雄們行注目禮,車子經過主席台的時候,葉孝安扶住把手站起來麵向國旗的位置行了一個軍禮,同時也麵向偉大領袖的相片行軍禮。

“感謝您!偉大領袖……”

2014年,北京首都機場……

此時已經93歲高齡的葉孝安顫抖著身子從輪椅上站起來,在自己孫子、外孫女的攙扶下走向前方,在他的前方是從朝鮮戰場上回來的戰友們,當他走近一個覆蓋著戰旗的英靈前,仔細的辨認了一番,將一枚珍藏了多年的臂章工工整整的擺在上麵,同時還有一枚勳章。

“李鯤,辛苦了,歡迎回家……”

又走到一個覆蓋著戰旗的英靈前,拿出一枚臂章和一枚勳章擺在上麵。

“楊小兵,辛苦了,歡迎回家……”

“李四毛,辛苦了,歡迎回家……”

“楊滿坡,辛苦了,歡迎回家……”

“韓連發,辛苦了,歡迎回家……”

“陸強,辛苦了,歡迎回家……”

“顧甲,辛苦了,歡迎回家……”

“冷漓,辛苦了,歡迎回家……”

“尹舜辰,你也來了,生是紅山的人,死也是紅山的魂,無論你是哪的人,這裏有你的位置,歡迎……”

……

撫摸著當年犧牲的戰友們的英靈,葉孝安已涕不成聲:“61年了,終於將你們都迎回來了?我真怕我堅持不到這一天,弟兄們那……”

“爺爺,您要節哀呀……”身後的孫子葉舜扶住葉孝安勸到。

隨後不久,網絡上開始出現了一條長帖——老兵王傳奇,於是人們開始關注這位老兵王的一切,不久之後,一位從美國來的華裔商人聽說了老兵王的願望,親自來到北京,出錢帶老兵王故地重遊,於是電視台決定跟隨老兵王的足跡,做一期戰爭追影,題目就叫“烽火”。

葉孝安此時從山海關開始出發,沿著當年抗戰的足跡向南,葉孝安指著長城向人們訴說當年血戰喜峰口的場景,又來到永定河,向人們介紹盧溝橋的戰鬥,有多少英靈血染江山。

沿著津浦路,也就是現在的京滬鐵路,葉孝安又介紹當年的戰鬥,自己是如何前往傷害參加了淞滬戰役。

遊覽當年的故地,葉孝安百感交集,蘇州河畔,葉孝安指著已經被列入文物的四行倉庫向人們介紹當年戰鬥的慘烈以及400死忠的義舉。

“葉老,當年不是800勇士麼?”身邊的一名記者問到。

“當年為了掩人耳目,故意放出去的風聲,其實就是一個營,400名戰士!”葉孝安說到,身邊的人們立刻恍然大悟。

出了上海,途徑嘉善縣,葉孝安又為人們介紹了當年保衛嘉善縣的戰鬥,人們知道了湘軍抗戰的故事。

南京城下,葉孝安看著這座城市,眼淚流了下來,雙膝跪在光華門前久久不起,人們不解。

“當年在這座城下,我的老長官就是為了守護這座城市盡忠的,他的話我還記得,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聽到這句話,身邊的幾名年輕的記者陪著葉孝安跪在了光華門前,他們以這樣的形勢緬懷當年的忠義!

“我們這一代人,無法想象當年的戰士們,是以一種怎樣的心態去麵對那一場接一場殘酷的戰鬥,明知是個死,也毫無顧忌的走向戰場,這個問題恐怕永遠都無法解開,因為我們沒有經曆過那樣的時代!”身後的記者記錄了下來。

車隊走進南京城,葉孝安遊覽了玄武湖、雨花台等名勝,當來到揚子江的時候,葉孝安麵對揚子江喊到。

“肖司令,山河已無恙,您可以安息了……”

這句話再次另無數人動容,葉孝安又向人們介紹了當年南京保衛戰,憲兵副司令肖山令長官力戰盡忠的事情,這使得人們又對那段曆史多了一份了解。

過了南京,車隊去了徐州,來到了台兒莊,如今的台兒莊已經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前往藤縣的路上,葉孝安又介紹了當年台兒莊戰鬥的過程,隨後又介紹了藤縣的戰鬥。

離開了徐州前往武漢,在張古山,葉孝安解釋為什麼張古山的山頭比以前地誌上講的矮了2米呢?那是因為當年日軍進攻這裏的時候,第74軍305團在這裏一戰成名,74軍第57師也因為這一戰獲得了虎賁的稱號,人們才明白,當年的74軍在抗日的戰場上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

曆史無數次的證明,為國而戰,長盛不衰,與人民為敵必會得到可恥的下場。

離開了武漢前往長沙,之後又去了桂南昆侖關,然後又去了江浙,最後回到了湖北宜昌的石牌鎮,葉孝安站在當年八鬥坪戰場上向人們訴說那場被稱為二戰史上規模最大的白刃戰,人們聽的觸目驚心,當地的老人也說這裏的土地特別肥沃,且還總能挖出當年戰死的雙方士兵的遺骨。

“那可是大名鼎鼎的18軍第11師打的,我當時也在其中,就在這……”葉孝安指著一塊土地說到。

由於身體原因,葉孝安無法前往緬甸,他們隻好在騰衝停了下來,站在騰衝街頭,葉孝安興奮的向人們介紹當年自己隨新一軍是怎麼回來的,隨後在騰衝逗留了一周後,車隊前往湘西,在這裏葉孝安參加了抗日戰場的最後一戰,雪峰山戰役,並向人們講述自己繳獲日軍聯隊旗的經過。

“什麼!你母親是當年的梁慧敏?”葉孝安此時詫異的看著眼前的老板。

“是的,我母親就是當年您在上海救下的梁慧敏,她後來去了台灣,又去了美國,她生前唯一的願望就是想再見您一麵,隻可惜身體不允許了,於是托我回來找您,說真的,我找了您快20年了,今天終於得償所願,為我的母親完成了心願,感謝天主眷顧!”老板說到。

“哦,是這樣呀,你母親當年也是好樣的,正是那麵旗子鼓舞著我們一直堅持到了最後!”葉孝安說到。

節目的最後,葉孝安清唱了一首當年新一軍的軍歌,一邊唱著,葉孝安一邊流淚,與他一起流淚的還有電視前的觀眾,以及女兒葉辰和兒子葉輝。

……

“我特別的感謝我們的國家和人民,正是有了偉大的民族,我才有了不一樣的經曆,抗日戰爭雖然殘酷,但是卻真正的將我們中國人團結在了一起,那一刻不分黨派、不分信仰,大家同仇敵愾,血染征衣,共禦外辱,我們知道了民族,知道了國家,知道了生死存亡,更清楚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慘痛的經曆,我們的國家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做為當年的普通一兵,我沒有想到自己能夠活下來,也沒有想到在這麼多年之後,民眾們還記得我們這些人,我十分感謝,事實證明,我們當年的付出是值得的,咱們中華民族已經成為了世界上不可或缺的存在,再也沒有任何國家敢隨便欺負我們了,這和廣大民眾的共同努力是分不開的,能看到今天的成就,我已經感到十分欣慰了,也足以告慰犧牲在戰場上的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