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上次在骨河迷宮時候看見它們時,它們好象很畏懼火光。我走上前,揮舞了一下手中的火把,雕像四周牆壁上的亮點迅速的向邊角移動著。
看到這些怪鳥的舉動,我心裏有了一種報複的快意,我環繞整個屋子轉了一圈,在左麵牆壁上,也有一個鐵柵欄,裏麵的東西和我剛才所見過的一樣,但是這一次我不敢再用眼睛去看他們,隻是飛快的掃了一下。
我回過身來,目光凝視在對麵的狴犴雕像上,我想起剛才幾欲置於我死地的幻像,再一次把目光盯在了那兩根鐵環上,我循著鐵環向兩邊看去,發現鐵環很大,幾乎垂到嘴邊。
我心中一動,走上前去,這時,我才發現鐵環在輕微的擺動,幅度很小,我明白過來,剛才我所聽到的敲擊聲就是鐵環碰撞時所發出的。
我再仔細看了一下,發覺狴犴雕像嘴裏似乎很深。我把耳朵貼上去,聽見裏麵傳來水流的轟鳴聲,震的我耳朵發麻,可是當我耳朵一離開,聲音就消失了。
我繼續對整個狴犴雕像進行徹底察看,看看那裏是否有機關可以打開。當我的目光盯在那個類似於笛子的圓棍上時,我心中一動,想起了一個在盜墓者中流傳已久的故事。
據說中國的士大夫多有一些精通音律,高弦通雅之人,他們死後不屑於在墓穴中建立流沙積石之類的防盜措施,而是以水或風為動力,利用機簧木樞,製作成機關,當盜墓者觸動時,就會傳出頌雅之音,迷癲人之心誌。
這在防盜機關中稱之為“音悠九動”。
意思是美妙的音樂響起,即使九天之上的神仙也會心動。
這是個傳說,隻是在曆代盜墓者口中傳誦著,誰也沒有具體見過,因為僅憑韻律就殺人於無形,想想也隻能是傳說。
可是沒想到真的有這樣的機關布置,而且今天居然讓我遇見了,事實比傳說中還要可怕的多。
我盯著眼前的這座狴犴雕像,想了一會兒,終於我明白了這個機關的布置原理。一般古人建造“音悠九動”,需要以風或水為動力,剛才我聽到了水聲,也就是水流帶起風,吹動狴犴嘴裏含著的這根彎曲的圓棍,氣流穿過這根圓棍,再吹動棍子上麵的那一排小空上的火苗,形成熱氣流,就會推動上麵的鐵環,使其產生撞擊。
(在棍子裏可能另有布置),由於每個小空內置機關有一定差別,吹出來的氣流也不一樣,所以上升的熱氣流就會大小不一,這樣撞擊聲就會隨著氣流的節奏發出不同的音律。
看來水流聲確實是發動“音悠九動”的動力,毫無疑問,水流就應該在這座雕像後麵。
我用火把在狴犴前照了一下,發現狴犴的巨嘴裏麵有兩尺多深,頂端是一個黑黝黝的柱狀物體,我把手小心翼翼的伸進去,握緊後按照剛才旋轉酒杯的方法用力一轉,轉了一個圓後,然後把手縮回來。
石室內沒有任何動靜,我靜靜的等待著。
“喀嚓,喀,喀,”幾聲脆響過後,狴犴的臉從中間開始斷裂開,頂端的牆皮也開始脫落,整間屋子似乎都在顫抖,漸漸的,狴犴臉部中間的裂縫向兩邊不斷擴大,像一個切開的西瓜一樣,最終兩瓣緩緩倒向兩邊。
從後麵露出一個巨大的的石室,一眼望去,石室的底端是一條飛流直下的小瀑布。
這瀑布大約有五米來寬,水流從頂端一道縫隙中飛淌而下,瀑布下端是一個小水潭,疾奔而下的水流都傾入了這個水潭,
石室的大門呈圓月形,大門兩邊的內側各自雕刻著一座麵目猙獰,張牙舞爪的神像, 神像的手裏拿著法器。
我走上前,仔細辨認了一下,發現這兩座神像居然是藏邊喇嘛教中的護法金剛首. 藏語叫“嘎沙雅巴”,意為“永遠的守護神”.
兩尊佛雕看上去栩栩如生,臂腕上還戴著一副龍繞柏灌紋形金鐲子,做工精湛,我用手輕輕拂去上麵的塵灰,火光映照上去,頓時燦燦生輝,一看就知道純度極高.
我穿過門洞,向裏麵走去,石室呈三角形,底邊,也就是我所站立的位置,寬度有十幾米長,兩個邊長大約有四十幾米長,筆直的交聚在頂點.
石室的兩麵有兩根豎立的石條.上麵雕刻著圖案,我沿著石條往上麵看去,發現在石條的頂端支撐著一根半尺寬的橫條,橫條鑲嵌在牆壁內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