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衙門朝官開,有理無錢莫進來。天公地道不在。
這是怎樣的一個被權力、財富敗壞的人世間?
一幅明、清、民國朝代悲慘的宏觀畫卷,一曲近代的哀樂!
天空烏雲滾滾不息,大地鶴怨猿啼。漫漫曆史長夜,何時見天明,什麼才是人間正道,這個由相對公平生成的平衡法理的世界,公平又在哪裏,富國強民之路在哪裏?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國際歌》一縷清風吹入了沉悶的中國。一撥沉屙,醍醐灌頂,點開了仁人誌士的心竅。
並非人人都被點開了心竅,人有智慧差別。從來智者罕若晨星,庸者芸芸。但一群羊可以在一頭獅子的帶領下變成一群雄獅。正如毛澤東詩詞雲,需要“喚醒工農千百萬,同心幹,不周山下紅旗亂!”隻有首先推翻邪惡的統治政權,再談其它。
清末覺醒的革命先驅者孫中山諦造了國民黨,致力於反千古帝製反封建,提倡民族、民權、民生之三民主義,振興中華。然而他資產級革命的局限性決定了革命不能成功。晚期雖有有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思想。然壽終於59歲而生“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之遺憾。年輕的共產黨雖然接受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然而亦是幼稚,它的最高領導人陳獨秀卻看不起工農大眾,革命的希望寄托於資產階級,因而迷茫於找不到革命的主要力量,企圖依靠有軍隊的國民黨實現共產黨理想,並在蔣介石麵前軟弱無能一再退讓。為此限製工農運動發展,反對“耕地農有”。史稱右傾投降主義路線。
然而依附孫中山成精的蔣介石,最終暴露出了是少數資產階級富人的代理人,並非為勞苦大眾謀利益的邪惡本性。
1927年4月21日,國民黨蔣介石突然開始清理異己共產黨人及工人糾察隊,大開殺戒,殺得共產黨人及工農覺醒者隻有挨刀的份,殺醒了沒有武裝力量的共產黨人的幼稚,革命不是溫良恭儉讓,沒有武力就沒有實力,毛澤東提出“槍杆子裏麵出政權”!
一場有別於曆史上任何一次的偉大的工農革命在中華大地舞台拉開了序幕!
公元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譚平山、朱德、劉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賀龍領導首次發動了南昌起義,隨即9月9日,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不久又暴發了由黃太雷、葉挺、黃平、周文雍、葉劍英領導的廣州起義。
公元一九二七年九月九日,時年三十四歲的毛澤東受中共中央委派,去湖南長沙湘贛邊界領導秋收起義,從此被昵稱為毛委員。
毛澤東的九個9月9日啊,秋收起義日、任蘇維埃江西中央臨時政府主席日、長征途中脫離張國濤武力陷害日……逝世日,你是那麼的神奇,那麼的巧合嗎?從此中國大地到處燃起了光明的篝火,一時逞燎原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