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商務拜訪自然就會有商務接待。一次成功的商務接待能彰顯公司的實力與形象,為公司留住客戶,從而創造更多的商機。所以,商務接待同樣不能忽視,商務接待中的禮節同樣值得我們學習和運用。

介紹的禮節

介紹的手勢:五指並攏,手心向上,指向被介紹人。

介紹的順序:先介紹位卑者給位尊者。先將男士介紹給女士;年輕的給年長的;自己公司的同事給別家公司的同事;先將職位稍低者介紹給職位高者;公司同事給客戶;非官方人事給官方人士;本國同事給外國同事;如果身邊各有一人,先介紹右邊的,再介紹左邊的。

握手的禮儀

一般說來,握手往往表示友好,是一種交流,可以溝通原本隔膜的情感,可以加深雙方的理解、信任,可以表示一方的尊敬、景仰、祝賀、鼓勵,也能傳達出一些人的淡漠、敷衍、逢迎、虛假、傲慢。團體領袖、國家元首之間的握手則往往象征著合作、和解、和平。握手的次數也許數也數不清,印象深刻的可能隻有幾次:第一次見麵的激動,離別之際的不舍,久別重逢的欣喜,誤會消除、恩怨化解的釋然等等。

把握住握手世相中的一點或幾點,可以講述自己的經曆,可以針對現實發表議論,可以展開聯想,表達感悟,可以從虛入手,傾訴感情,表達方式可以根據情景需要而定。握手最早發生在人類“刀耕火種”的年代。那時,在狩獵和戰爭時,人們手上經常拿著石塊或棍棒等武器。他們遇見陌生人時,如果大家都無惡意,就要放下手中的東西,並伸開手掌,讓對方撫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沒有藏武器。這種習慣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握手”禮節。

握手是在相見、離別、恭賀、或致謝時相互表示情誼、致意的一種禮節,雙方往往是先打招呼,後握手致意。

除了關係親近的人可以長久地把手握在一起外,一般握兩三下就行。不要太用力,但漫不經心地用手指尖“晴蜓點水”式去點一下也是無禮的。一般要將時間控製在三五秒鍾以內。如果要表示自己的真誠和熱烈,也可較長時間握手,並上下搖晃幾下。

握手時兩手一碰就分開,時間過短,好像在走過場,又像是對對方懷有戒意。而時間過久,特別是拉住異性或初次見麵者的手長久不放,顯得有些虛情假義,甚至會被懷疑為“想占便宜”。

長輩和晚輩之間,長輩伸手後,晚輩才能伸手相握,上下級之間,上級伸手後,下級才能接握;男女之間,女方伸手後,男方才能伸手相握;當然,如果男方為長者,遵照前麵說的方法。

如果需要和多人握手,握手時要講究先後次序,由尊而卑,即先年長者後年幼者,先長輩再晚輩,先老師後學生,先女士後男士,先已婚者後未婚者,先上級後下級。

交際時如果人數較多,可以隻跟相近的幾個人握手,向其他人點頭示意,或微微鞠躬就行。為了避免尷尬場麵發生,在主動和人握手之前,應想一想自己是否受對方歡迎,如果已經察覺對方沒有要握手的意思,點頭致意或微鞠躬就行了。

在公務場合,握手時伸手的先後次序主要取決於職位、身份。而在社交、休閑場合,它主要取決於年齡、性別、婚否。

在接待來訪者時,這一問題變得特殊一些:當客人抵達時,應由主人首先伸出手來與客人相握。而在客人告辭時,就應由客人首先伸出手來與主人相握。前者是表示“歡迎”,後者就表示“再見”。這一次序顛倒,很容易讓人發生誤解。